第三八八章 有些事隻可意會(1 / 2)

趙雲和李嚴都認為不能讓皇帝來洛陽,這與數月之前郭嘉對劉和的建議完全一致。試著猜想一下,或者趙雲臨來洛陽之前,正是郭嘉暗中將這個想法悄悄的告訴了趙雲。

與曆史上的曹黑子迎天子以伐不臣的做法不同,這個時空中的劉和完全沒有必要將小皇帝迎到洛陽,然後借助於漢室和皇帝的旗號來行事,因為他的出身跟袁紹和曹操等軍閥不同!

小皇帝劉協對於袁紹、曹操和劉表這些野心家而言,是奇貨可居,隻要將皇帝攥在手心,那麼他們就可以占據大義的名分,然後行那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勾當。但對於劉和而言,他不僅不需要挾持皇帝來樹立大義名分,反倒是要離皇帝遠遠的,免得惹來一身是非和麻煩。

打個簡單的比方,現在的傀儡皇帝劉協如果是整個大漢的裁判官的話,那麼遠在薊城的太傅劉虞便是第一候補裁判,而劉和則是候補裁判的接班人。

那麼,在怎樣的情況下候補裁判才有機會取代正牌裁判出場呢?當然是正牌裁判出了狀況的時候!如果身處洛陽的劉和心腹傻乎乎地將小皇帝迎進洛陽,隻會穩固了劉協這個正牌裁判的地位,結果劉和這個候補裁判的候補更加沒有機會問鼎至尊之位。

作為東漢開國皇帝劉秀冊封的第一任太子劉強的正宗後人,劉虞父子那是根紅苗正的皇室後裔,隻要現在的皇帝劉協生命出了問題,這漢室傳承就得落在劉虞父子的頭上。

前些年劉虞雖然言辭拒絕了袁紹和韓馥擁立他當皇帝的做法,而且劉虞也卻是是忠心於漢室,絕對沒有篡權自立的心思,但真要到了現在的皇帝掛掉,大漢皇權無以為繼的時候,劉虞必然不會坐視劉姓江山落入外人之手。到時候,劉虞肯定是要被他的好兒子劉和拱到皇帝的寶座上的。

把這事情再往深了說,如果劉虞父子與皇帝劉協在東都洛陽“幸福地”歡聚一堂,以目前各地軍閥擁兵自重的情況,大家絕對不會放下兵器納頭便向洛陽朝拜,從此安心做聽話的屬下,因為這個亂心已經徹底勾起了野心家們的權力欲望。他們會找出各種理由借口,就像上次那樣,給劉虞父子頭上扣下很大很大一個“屎盆子”,然後大家打起勤王的旗號,再來一次類似的酸棗會盟,將劉虞父子當成第二個董卓來討伐。

反過來說,如果皇帝和劉虞父子始終分在兩個地方,那麼皇帝就會成為最大的目標,無論是誰控製了皇帝,都會吸引各路軍閥的圍攻,這樣劉和就有充足的時間按照自己的布局來重整河山。而且,一旦皇帝有個長短,劉虞父子作為候補“裁判”,立即就能扯起大旗來勤王護駕,就像上次劉和去長安一樣,不僅能夠獲得名望上的加分,還逼得其他勢力不好幹預。

言而總之,皇帝對於非皇室宗親的勢力而言,是一塊炙手可熱的的奇貨,但對於劉和而言,卻是不折不扣的的燙手“大芋頭”。劉和一旦沾手,輕則燙得掉皮,重則丟掉好不容易打下的基礎。

隻是,這世上有的事情隻能意會,不可言傳。

就算郭嘉看出了劉和有意問鼎九五的心思,但郭嘉絕對不會當著劉和的麵說出來,他隻會以皇帝入洛陽則洛陽會被各路諸侯圍攻為由來提醒趙雲,而不是告訴趙雲某位公子其實最希望看到有個不開眼的蠢貨把皇帝弄死。

趙雲同樣看出來了劉和的心思,早在劉和帶著他前往長安最終卻以有人阻擋而不入長安城之後,趙雲就明白劉和隻不過是打著勤王的旗號為自己掙了一份名聲而已。如果劉和真的在乎皇帝的死活,當時肯定會竭盡全力進入長安,守在皇帝的身邊。

但是,趙雲對於劉和的這份心思並不覺得反感或者是擔憂,在趙雲看來,這紛亂的天下如果不能讓劉和這樣睿智的人來治理,混亂的局麵不知還要持續多什麼年月。憑什麼偌大的帝國要讓長安城內那個什麼也不懂的少年來治理?就憑他是光武帝的後人麼?可大公子同樣是光武帝的後人!

李嚴也看出了劉和的心思,但他不僅不覺得驚訝,反而有著一份隱隱的興奮和激動。如果劉和有一天坐上了洛陽皇宮中那張龍椅,他李嚴作為皇帝當初第一個招攬的屬下,怎麼也要登上三公的高位吧?

李嚴明白,大公子永遠也不會對他們說出有些話,但他們這些做下屬的心裏必須得明白,而且有時候必須要去做,哪怕是背上一口黑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