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城內的皇宮,要比縱火犯董卓當初離開時縮小了不少,尤其是後宮的麵積,更是大大的縮水。
當初重建洛陽皇宮的花銷,都是由劉和審核之後下撥的,所以當劉和置身於瘦身了的皇宮之內時,一點也不覺得詫異和奇怪。劉和之所以要把皇宮縮小,就是看不慣皇帝三宮六院卻無法讓眾多宮女雨露共沾的積弊,因此特意縮減皇宮的規模,逼著皇帝今後少禍害天下女子,把精力用於少數妃嬪的身上,確保皇室的優生優育從現在開始做起。
說起來,皇帝自長安返回洛陽以來,劉虞也就為其選取了四名妃嬪侍奉左右,皇後更是至今未定。朝中有人呼籲要為皇帝增選妃嬪,以便增加天家子嗣,都被劉虞嚴辭拒絕。劉虞拿當初漢靈帝在宮中荒淫無度,甚至令宮女們穿著開襠褲以便隨時宣淫說事,自然是把這些人駁斥的無話可說。
如今的皇宮之中,有每天負責安全警戒的龍虎衛士兵數百人,還有負責飲食、灑掃、服飾的老嬤嬤數十人,照顧四位妃嬪的婢女十數人,除此之外再無他人。以往在宮中隨處可見的閹人,已然徹底絕跡,今後估計也不會再有。
劉和將入宮麵見皇帝的時間選在傍晚,來的時候隻帶了二十人的衛隊,相較於當初董卓出入都是數百人前呼後擁的排場,明顯要低調許多。雖然帶的衛兵人少,但劉和根本不用擔心自己的安全問題,整個皇宮如今都在警衛營的嚴控之下,而負責守衛皇宮的士兵剛剛換防,用的全部是劉和從鄴城帶過來的龍虎衛士兵,領隊的將領又是慕容平,所以就算有人想要暗中收買和拉攏,也是根本沒有可能。
劉和與皇帝會麵的地點選在禦書房內,因為談話內容十分重要,所以不僅有管寧和邴原兩位大儒作陪,更有史官負責記錄這次談話的內容。
劉和問皇帝:“這半月之間,可曾將我讓人送進宮內的書冊閱讀完畢?”
皇帝回答說:“幸有管學士和邴學士日夜在旁指點迷津,已將皇叔讓人送來的書冊通讀一遍,感覺大開眼界,耳目一新。”
劉和又問皇帝:“可知我為何讓你通讀這些書冊?”
皇帝回答說:“皇叔是想讓我知道治理國家的一些道理和方法。”
劉和點頭,接著說道:“這些書冊都是燕京大學的學生必修的課程,內容涉及到曆史、地理、社會、經濟、律法、民生、財富、科技、宗教等許多方麵,經過燕京大學眾多的師生多年來反複修改訂正,代表了大漢目前最高的學術水準,僅僅是通讀一遍還不夠,今後你要更加勤奮努力,爭取做一個博學、明辨、深思、睿智的好皇帝。”
“皇叔的諄諄教導,侄兒銘記於心,今後一定身體力行。”麵對劉和這位既是長輩,又像老師的大將軍,皇帝不敢有半分驕橫自滿的心思。
“我今日入宮見你,有幾件重要的事情與你商議,我們君臣之間不必拘謹,有什麼話都可以說出來,有道是‘真理越辯越明’,我們把話說透了,今後也能少些隔閡和爭執,於國於民都是有利的。”
“還請皇叔明示。”
“第一件事情,我想問問你,是否還記得當初廢帝劉辯被國賊董卓逼著飲下毒酒的那一幕?”
劉協聞聽此言,頓時麵如土色,戰戰兢兢地看著劉和說道:“當時小侄與皇叔皆在場,那一幕慘事,此生不敢忘記!”
劉和不管皇帝的臉色,繼續說道:“劉辯之死,是因為他品行不佳,還是因為他治理天下的本領不夠?”
劉協雖然心中惶惶,卻搖頭說道:“皇兄之死,既非品行,亦非本領,隻因當時局麵混亂,奸佞當道。若是當時入主洛陽的是太傅或者皇叔,皇兄不僅不會死,還會穩坐皇位。”
劉和聽到皇帝這一通高明的馬屁,忽然笑了,他糾正劉協說道:“別給我和太傅戴高帽子,當時的情形,就算太傅從幽州趕回洛陽,遲早也會被董卓之流驅逐,劉辯在位子依然無法長久。廢帝之死,不過是承擔了靈帝之前種下的種種惡果而已!當時你被董卓推上皇位的時候,隻有九歲,在長安的那些年,你定然也吃了不少苦,不僅沒有感受到大權在握的滋味,每天還要在死亡的威脅中驚恐度日。還記得你悄悄派我出宮返回幽州時說過的話麼?當時你說如果可以選擇的話,寧願不當這個皇帝,也要遠遠地離開長安和董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