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8章 朕要掃平西域!(2 / 2)

胡虜入侵華夏的政策,如今,顏良卻反用在了胡虜的身上。

正是因此,舉國上下就熱烈的擁護顏良出兵西域,因為,無論是士卒還是百姓,都從中看到了巨大的利益。

在全國軍民的擁護下,顏良一道道的旨意發雪片般下達,再次開動了大楚強大的戰爭機器。

諸路的騎兵,迅速的向雍涼一線集結,數以十萬計的牛羊,被趕往涼州,以充作軍糧。

成千上萬的羌人、鮮卑人也被輸送往涼州,以為楚軍充作後勤的苦力

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裏,大楚就在涼州一線,集結了八萬多騎兵,近十萬的胡虜奴隸仆從。

八萬騎兵,這是個什麼概念,當年漢武帝最大的一次漠北之役,也隻是出動了十萬騎兵。

當年漢武帝時人口有數千萬,而大楚正處百廢待興之時,能聚出八萬騎兵,已經是相當不易,這也多虧了顏良以戰養戰的政策,若不然,純以國內的經濟,來支撐八萬騎兵,經濟非崩潰不可。

文醜、趙雲、張遼、馬岱、龐德等諸員騎將,已先行開往涼州。

顏良擇一吉日,於長安城外,舉行過盛大的祭旗儀式後,方率三萬龍騎衛,由長安出發,浩浩蕩蕩的前往涼州。

除先發諸將外,隨征者,還有張頜、呂玲綺、鄧艾、薑維、張繡等諸員騎將,以及周倉和胡車兒這等禦林軍統領。

除太史慈鎮守陰州之外,大楚的精英騎將,已悉數而出。

西域諸國並不足為慮,顏良是考慮到,波斯人有東侵的意圖,滅了西域後,很可能要與波斯國交手。

要知道,波斯國可是與華夏,以及西麵的羅馬帝國,並稱歐亞三雄的大帝國,和這樣一個強國交手,顏良自不能小視。

故此番出此,顏良才會帶足了麾下的精英騎將。

至於朝政方麵,太子顏淵已日益成熟,顏良禦駕離京後,留太子監國,龐統和田豐等精於政事的元老重臣輔佐,相信並無大礙。

而徐庶、法正兩位足智多謀之士,則隨征為謀。

除了這兩員絕頂謀士外,此役出征,顏良還帶了另外一員謀士。

一員沉寂多年的謀士。

顏良統帥著大軍,由長安而發,沿著渭水大道一路西進,不數日便穿越隴山,進入了隴西境地。

大軍於冀城逗留一日,次日便改道北上,沿著北往涼州的馳道,向著敦煌郡進發。

這一條雍涼馳道,乃是前後修了長達四年,用十餘萬羌人的屍體鋪成,寬闊而平坦,東起長安,西抵玉門關,縱貫雍涼二州。

有了這條馳道,顏良若是以騎兵輕裝行軍,以日行四五百裏的速度,不出三日就可以抵達玉門關。

顏良原先的戰略,乃是速戰速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掃平西域諸國。

不過,當顏良率軍抵達金城時,卻收到了一道令他頗感意外的情報。

行宮,禦殿。

“數日之前,安西將軍吳懿發來急報,焉耆和鄯善二國,忽發三萬兵馬包圍了高昌壁,吳將軍兵馬,不敢與戰,特派人以十萬火急快報,前來向陛下求救。”馬謖以凝重的語氣道。

西域人,竟然搶先動手了!

顏良冷哼一聲,語氣肅殺道:“焉耆鄯善二國國主還真是狗膽包天,朕的大軍還未入西域,他們倒是給朕來了個先發製人。”

“不光是鄯善二國,北道的龜茲,南道的於闐、疏勒三國,似乎也在派兵往高昌壁集結。”馬謖繼續道。

禦殿中的氣氛,頓時凝重了起來。

徐庶道:“這五國畏懼我大楚征伐,看來是逼不得已,聯合起來,想要搶先攻下高昌壁,將我軍阻於壁壘以東。”

高昌壁乃是西域都護府所在地,也是大楚位於西域唯一一座直接控製的城池,這高昌壁處於玉門外以西,是大軍進入西域的必經之路。

西域人若是攻下此壁,深溝高壘,楚軍西進的路線就將受阻。

“這些西域人,忽然之間變聰明了,懂得先發製人,搶占要害了,嗯,這背後,必定有那個拜火教在煽動。”顏良劍眉微凝,沉思道。

“陛下,高昌壁如此重要,萬不能失,臣以為,我們當速起大軍,星夜兼程趕往高昌壁才是。”張頜進言道。

顏良沉思不語,未做決意。

這時,群臣之中,一人卻道:“臣倒以為,陛下不必急著去救高昌壁,倒不如任由西域人去圍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