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文姍內心萬般不情願自己這個人物設定,眼下這小小的嬰兒身卻又實在做不了什麼,隻能靜觀其變。
沒過多少天,她就見著自己的爹甩著一袋銀錢,樂嗬嗬的跑來與娘說:“娃兒他娘,你不曉得來弟那丫頭真是個有福氣的,竟被選為了仙童,如今咱們家得了仙人的賞賜,十兩啊這可是十兩,咱們可是要過上好一段的快活日子了!”此後蘇文姍再也沒有見過女主,隻過著一日又一日稀鬆平常的日子,慢慢地長大。她也慢慢融入在了這清琅山下的蘇家村裏,成了這裏土生土長的小老百姓。
在她長成了能跑會跳的三歲多孩童的時候,某一日她爹爹興奮的跑來跟她說:“娃兒你有名字啦,好福氣這是好福氣,這可是張秀才親自取的名啊。”隻見她爹爹攤開一張皺巴巴的紙,上麵端正的寫了兩個小字“文山”。蘇文姍不識這個世界的字,但聽她爹念叨著“文山、文山”
蘇文姍:“……”所以她成了蘇文山?
好吧,這名字不錯,也實在巧得很。聽她爹的言語描述,蘇文姍大概能夠猜測出這名字的由來。雖然她爹爹三天兩頭地上山打獵,收獲也是極少,但這清琅山於他眼中是衣食父母一般的存在,因此她的名字可必須得有一個“山”字。那張秀才也頗為有趣,也沒有加什麼“勇”、“剛”、“強”這類符合獵戶出身氣概的字,竟是加了一個“文”字,頗有書生才子的氣息,也真偏偏是巧,和上輩子的名字念起來一模一樣。
蘇文姍心想,原書中女主的弟弟連個名字都沒有,關於這凡塵中的情節也是一筆概括,隻是為女主收服山靈做了個鋪墊。而如今自己有了名字,也不像書中那樣蠻橫無理,算不算是擺脫了書中的人物設定呢,那女主還會像書中描寫那般收服山靈嗎?不過女主終歸是女主,是有大光環的,想來也會通過別的方式收服山靈。不過這都與她無關了,她蘇文山隻要過好自己的日子就行了,她現在隻是蘇文山,一個貧苦獵戶家裏被捧在手心裏的孩子,還是個男孩,呃……
不知女主去的山洞在哪裏,可惜自己年紀太小,爹爹根本不會帶自己上山。蘇文山心裏猜測,女主之所以靈根資質尚算不錯,跟那山洞有一定的關係。據書中描寫,靈根越多越雜,越雜靈根者靈根純度通常越低,越難以修煉。這清琅山一片凡地,靈氣極其稀薄,有靈根的凡人少之又少,而女主一個雜靈根的,靈根純度卻是不錯,應是她常在山洞中棲息,受此洞天福地的靈息蘊養所致。
若蘇文山有靈根,常去山洞中受靈息的滋養,靈根純度提高也說不定,若他沒有靈根,常去山洞中,雖然不能生出靈根來,但也應是能強身健體的。然而眼下,蘇文山這小小年紀是不可能去找尋那什麼山洞了,隻能先想辦法去張秀才那裏讀讀書,先會識文斷字了再說。
蘇文山他爹對他想要跟著張秀才讀書的想法,沒抱什麼太大的意見,也沒抱什麼太大的希望,說了句能會寫自己的名字就行了。托女主的福得來的十兩銀子早就花光了,如今蘇文山家裏捉襟見肘,他老爹拿了一隻野雞去了張秀才的家裏,百般懇求得到了張秀才的允許,讓他每日早間跟著張秀才一起讀書。蘇文山心下也滿足,看著自己老爹那飽經風霜又一臉肉痛的臉,暗暗下定決心刻苦學習,好讓這一隻野雞發揮出最大的價值。
張秀才本對他沒有過多的指導,隻要求晨起跟他念書,然而看蘇文山每日不論風霜雨雪都要趕來與他一起讀書,仿佛被那勤奮刻苦、堅持不懈的勁頭打動了,張秀才漸漸地對蘇文山上了心,酌字酌句地指導不說,也會一筆一畫的教他寫字。蘇文山心裏想,若沒有靈根,科舉入仕也是不錯的,到時候一定要好好報答張秀才的教誨之恩。
日複一日,卻也好像眨眼間,蘇文山已經10歲了。5歲那年鎮上招仙童,他卻因年齡限製不能去,這才知道仙童必須得是10歲以上才能去參加選拔。回想起當初瘦瘦弱弱的女主看起來隻有七八歲,竟已過了10歲之齡,蘇文山心裏吃驚不已。想來女主吃了百家飯長大,即便後來被他爹娘收養,也沒有過得多好,導致了營養不良。他心裏呼出了一口氣,女主不愧是女主,即便沒有受到好的待遇,後來回蘇家村還是給了他爹娘銀錢。張飛飛塑造的主角那人格魅力是沒話說,在這裏給他點個讚吧。
如今5年一次招選仙童又開始了,他心中躍躍欲試,很想知道自己有沒有靈根。然而他老爹卻是不太願意,他爹娘的年齡大了,膝下隻有他這一個兒子,想臨了有兒子侍奉在身邊。
“文山哥哥!”正在他心裏萬般糾結時,一道聲音打斷了他的思緒,原來是村長的孫女。隻聽她道:“文山哥哥,仙人來鎮上選仙童啦,我想去看熱鬧,讓我爺爺帶我去鎮上瞧瞧,你要跟著我們家的驢車一起去嗎?你不是10歲了嗎?正好可以去參加選仙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