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妄動無名(2 / 3)

而此刻的帝釋天已是憤怒異常,幾欲上前捏碎景泉的脖頸,但是礙於帝辛的提醒,麵上故作淡定,可卻是愈發的陰冷。

景泉父子雖有失望,本是要激帝釋天動手,那樣的話月後殺掉帝釋天就更有理由,可是帝釋天卻默不作聲,沒有任何出格的動作。景泉父子心中不僅失望,但這也是他們預料之中的,要是帝釋天真的這樣輕易就被幾句話刺激失常,那他帝釋天早就活不到今天了。

但是效果到達,這樣就不怕月後他不上場。想到此二人心中一陣冷笑。

不知內情的帝辛聽得景泉這樣客氣,對競技之事而產生的不安放下了些,心中不僅歎道;“看來梁兒說的是對的,想來景家已是放下恩怨。”想到此處帝辛不免大為感激,更為謙和道;“景大哥,你先請,小弟這就跟上。”

然而此時的景家父子卻是在心中百般諷刺帝辛。

嘴上卻道;“同往同往,”說著景泉順勢挽上帝辛的臂膀。看的旁人一陣唏噓,不禁奇道“什麼時候二人這般要好?”

不多時一眾人來道一大殿中,卻是議事大廳的偏殿,帝辛吩咐幾句,身後十數人也都一一散去,隻留帝辛父子,與景泉父子。

殿內此刻已經滿座,獨留兩空位,應該是給帝辛與景泉二人留的,殿內眾人見二人到來,起身客氣幾句,便都落座。帝辛景泉分別坐於族老的左右下手,看來這座次也是按族中地位而分的。帝釋天默站父親身後,打眼直視景泉父子看的二人莫名的發毛,那眼神似是被凶獸盯著一般。

帝辛還未落座就客氣了句;“帝辛來遲,還望諸位見諒。”

大族老自帝辛進來就默坐首位,聽帝辛此言,也沒有顯示的以往那樣盛氣淩人,開口淡道;“來了就好,不要這樣客氣,坐下吧。”

帝辛一躬身向各族老見一禮,就落座而下。

見帝幸坐下,大族老看看帝釋天又開言道;“這就是你家小子吧,到是一表人才,隻是冷了些。”

帝辛依言回道;“正是犬子,讓各位見笑了。”

其餘人也早就注視帝釋天很久,在座這人大多都是族內地位很高的管事之人,但是也有很多人沒有見過帝釋天,隻是聽人道;“此子,無法開翼,深居簡出,冷漠異常”起初眾人見帝釋天直覺這青年,氣質不凡。雖然冷漠卻讓人有種不可小看的心態。

此時一聽,到是開始細細打量起來,都說虎父無犬子,也不知道傳言是否真實,看著氣度也不像是個無用之人啊。

大族長一看眾人都將目光投向帝釋天,輕咳一聲;“今日來此目的都已知曉,那麼我也不廢話了,有什麼稀奇之物都說說吧。待此事完了我等族老還有正事要大家相談,莫要耽誤時間。”

直到這時短暫的風波平靜下來,眾人才再次注視起帝釋天,見帝釋天向遠處看去,一行人自是順著帝釋天的目光而去。

注視良久惡戶突然指著前方道;“大哥,你看那可是天際崖下的鐵背蒼鷹?”

其餘之人被這一提示也都覺得的很是相像。

帝辛聽聞打眼再一看道;“此處距離甚遠,我也無法確定。我等走進再看看。”

“天兒走吧,我們去修煉場。”看著愣神的帝釋天帝辛提醒道。

帝釋天抬步緩慢的跟上,心中卻是憤怒異常,以帝釋天現在的身體素質可以說是超乎常人,目力也是非凡,自是看的清清楚楚,那高台懸掛之物就是與他相處多年的鐵背蒼鷹。

要說這鐵背蒼鷹可謂是帝釋天的恩人,四年前,帝釋天如同往日一般在天際崖上打坐靜修,卻不想,以往擾亂帝釋天的鐵背蒼鷹不知為何受傷墮落在天際崖上,按道理說這凶禽經常驚擾帝釋天靜修,更是在帝釋天十二歲那年害他內府受傷,有這樣的機會正好解決這煩人的家夥,可是帝釋天生性高傲怎會趁人之危,一番思量之後決定為其治傷,待來日修煉有成再將麵子堂堂正正的討要回來。

本是懷著目的救這鐵背蒼鷹,卻不想著家夥竟然也是知恩圖報,自那以後每每帝釋天來此靜修鐵背蒼鷹都會送來奇果給帝釋天。甚至還因此救了帝釋天的性命。

因為帝釋天的高傲心態,一直不願修煉在洪荒之時從他人處得來的道法神通,隻認準巫族的「九轉玄功」,可是這個身軀並非巫體幾次嚐試下,竟被九轉玄功吸收進身體的凶煞之氣吞噬險些丟了性命,恰逢此時鐵背蒼鷹送來奇果,那種果實甚至連帝釋天都沒有見過,鴿子蛋大小,但是靈氣充盈,被玄青色光芒覆蓋,讓人看不清內在的模樣,一看之下就不一般。帝釋天抱著死馬當作活馬醫的心態,將那枚果子吞下,不想卻真的將帝釋天從死亡邊緣拉了回來,而且身體中被吞噬的部分也再生而出,自此帝釋天竟然發現自己的身體竟然有了成為小巫之後才有的再生性質,這也是為何當日帝釋天獵殺吊睛獸被砸的內府重創,半邊身子都碎了,卻能安然的歸來的原因。

而且帝釋天也因為數年來在各種靈果的堆積下,身體中靈氣充盈,而這些堆積的靈氣再被具有吞噬性質的巫血吞噬後,使得巫血得到壯大,加速了吞噬風雷翅血脈的速度,使得帝釋天的巫血更早的得到煉化,要不是這樣帝釋天想要煉化巫血還不知要等到什麼時候。

所以鐵背蒼鷹在帝釋天的心中的位置可想而知,然而此刻眼前的一幕怎能不讓他怒火衝冠!?更可氣的是鐵背蒼鷹孩子也被獵殺。但是奈何剛剛父親卑躬屈膝的一幕,帝釋天此刻不敢過於放肆,生怕一個不小心釋放出巫體中特有的凶煞之氣,暗暗下定決心先查清殺鐵背蒼鷹母子的凶手,他日再做計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