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秘密的談話(1 / 1)

“白錦說的事情吾已命文曲調查好了,那姨娘與鬼王之間確實存在私下的聯係,不過鬼王已死,趙姨娘身上的那一絲鬼氣也不堪大用,自會潰散。”

臨仙樓之中,昭質將最新的發現告訴九落、白錦和紅昭,示意她們不要憂慮。

至此,鬼王的事情便就此告一段落。

幾乎是同一時間,在蕪城的郊外,一個頭戴紫冠的老者正同一位白袍的青年男子並排走著,卻又始終隔著一段距離。

兩者誰也沒有開口說話,似乎是在暗中較勁,若非一隻貓從不遠處的叢林竄出來,跑到青年男子腳下,這種局麵或許會一直僵持下去。

“這是你的貓?”老者看見那貓兒態度親昵,隨口問道。

“不是,是一位朋友的。”青年說道,順勢將貓兒抱在懷裏。

老者沒有說話,隻是笑眯眯地轉過身來,狀若無意地掃過貓兒脖子上的小鈴鐺,而後便注視著青年。

“你不是人,對嗎?”

“何以見得?”

“如果是人的話,哪敢這般對待我。”

青年聽了,也是生了幾分興趣,道:“你指的是遇帝不拜的態度,還是把你悄無聲息地從皇宮之中轉移到這裏的手段?”

那老者聞言,也隻是笑了笑,沒多說什麼。

原來這位老者就是當今的蕪天子桓鄔帝,至於這青年的身份,暫且賣個關子。

“你似乎不為你的處境而擔憂?”青年見桓鄔帝沒有半分憂慮之色,興致勃勃地問。

“我為何要擔憂?以你的實力,想殺我易如反掌,卻也會受到國運的反噬。你是個聰明妖,不會做出那種自損八百的事,何況你找我,本就有所圖謀,還圖謀甚大。”說到這,桓鄔帝的眼神淩厲了幾分。“朕很好奇,閣下不惜以大法力瞞過國師耳目,將朕帶到這裏,究竟是為了什麼?”

桓鄔帝態度的轉變,似乎也在青年的意料之中。那青年依舊是溫文爾婉的模樣,可從嘴裏吐出來的那兩個字,卻令桓鄔帝險些失態——“長生”。

試問世間,有何人不想長生?隻是從古至今,從未有人真正的“長生”過。無論是九落、紅昭這樣的天生神獸,還是清風、禪行這樣的修行者,都是能攪動一方風雲的存在,可即便是他們,壽命終有窮時,不能像那些背負使命的天庭正神一樣與天地同壽、萬古長存——聽麵前這位大能的意思,他似乎可以幫朕長生?桓鄔帝想著,不過一陣腦熱之後,便很快恢複理智。

“於凡人而言,長生過於渺茫,且代價過大,反倒不值得追求。倒不如盡人事,聽天命,安安穩穩的過完一生。你以長生為誘,不過是希望朕能動搖國本,好助你一臂之力!”

“我想,你會改變主意的——”青年逗弄著懷中貓,戲謔地看著桓鄔帝,“單從野心這一點,我們都是同類。”

然而,這句話落在桓鄔帝耳中,便是意有所指。他沉默了許久,方道:“無論如何,朕都不會負了國師的教誨。”

“喔?你覺得,那位國師在知道你是弑父上位,還會不會不遺餘力地支持你呢?在下初至蕪城之時可聽說,國師和先帝是至交好友呢。”青年笑眯眯地說完這段話,頗有幾分要挾的意味。

桓鄔帝為帝數十載,又怎能聽不出他的意思呢?隻能是答應不將今晚的事說出去。

“你好好考慮,我們之間的交易,什麼時候都可以兌現哦。”

留下這句話之後,青年的身影猛然消失,原地隻剩下一片紫色的蓮花花瓣。

桓鄔帝見此,躬身拾起那片花瓣,猶豫了許久,最終還是決定將它收好。

隨後,他便走得極為輕巧,倒不似九落,在送別了昭質,同禪行告別之際,還收到他的一句:“紫竹居士,你我之間尚有一段因果,日後必會再見。 ”

這番話倒是耐人尋味:何為因果?緣起謂因,緣盡謂果。善緣有善因,惡緣結惡果。

九落活躍於各個大陸之時,禪行還未降生,而禪行離開西玄大陸首次遊曆東璃大陸之時,九落卻是跟著上清道人磨煉心性。

無論如何,兩人都是沒有交集的,這因果之說,又是談何而起呢?

九落看著禪行離去的方向,久久不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