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他平靜的身體相比,王琦的大腦在高速運轉著,在回想所發生的一切。
因為另外的空間裏不知名的力量超越了時空的限製,和139號衛星建立了神秘的聯係,使衛星不再接受地麵基地的控製,轉而變成了外空間強大力量的終端。王琦對衛星的維修,無意中破壞了這種在四維空間裏的聯係,從而引發了劇烈的時空震『蕩』,把王琦帶入了連接不同時空的蟲洞,把王琦拋入了時間和空間的旋渦。王琦就像茫茫大海上的一葉孤舟,被驚天巨浪隨心所欲地帶到了未知的世界。想到這裏,王琦心裏大呼僥幸,要不是王琦穿著宇航服,根本不可能穿過變幻莫測的蟲洞。 夢想三國誌2
作為一個科學家,王琦似乎應該為自己創造曆史的行程歡呼雀躍。但是,在毫無心理準備,也沒有完善的裝備的情況下,來到了陌生的新世界,王琦更多地感到無助和『迷』茫。
轉念一想,經過如此巨變,自己還是完完整整地在地球上,腳下是大地,呼吸著的是含有21%氧氣的空氣,這簡直就是奇跡,還奢求什麼!
於是,王琦開始檢查他的裝備,準備開始他的探索旅程。
宇航服看來沒有機會再穿了,再說,即使穿上,也壓得人無法移動。但是,鈦合金頭盔也許能派上用場。
王琦穿的是特大號宇航服,一共用了315公斤黃金,這些黃金在地球上自有其價值,隻要自己不是回到了原始社會或者猿人時代,總會派上用場。“看來,自己還是個大富翁啊!”想到這裏,王琦居然笑了出來。不過,笑容沒有維持多長時間,就凝固在王琦的臉上了。
由於技術的局限『性』,仿生蜘蛛絲織物隻能織成不超過10厘米見方的成品,然後連綴在一起。不過,這個科技發展的局限,可以使王琦有可能重新組合這種織物。
為防止太空意外,宇航員配有一把連柄長度為39厘米的雙刃短劍。這把短劍劍身用含有鎢的碳素鋼在數控激光爐裏由機械手鍛造而成,可以輕鬆地刺入或劈開地球上已知的各種金屬與合金。這把短劍本來的用途是萬一宇航員受到束縛或者必須進行結構破壞時,以備不時之需所用,現在,想必可以為王琦應付地麵上的意外。劍柄也是不鏽鋼製成,外麵包裹著黑『色』的防滑橡膠。劍鞘是黑『色』納米材料製成,具有自潔功能。因為短劍要在太空使用,劍柄和劍鞘都防高溫、耐火、防凍、抗老化。
王琦把宇航服上的氧氣瓶和宇航服分開,這樣,他就得到了可以供氧20分鍾的氧氣設備。不過,這能有什麼用處呢?
最重要的裝備是什麼呢?
根據以人為本的原則,最重要的“裝備”當然是王琦本人!
按照中國宇航事業的慣例,宇航員都來自軍方。在中國航天局的檔案裏,這樣記載著:“王琦,男,25歲,漢族,一級宇航員,少校軍銜。身高1.82米,體重78公斤。畢業於第二炮兵工程大學宇航分院,獲太空物理學博士學位和宇航材料學博士學位。”
說實在的,以25歲的年齡,獲得兩個博士學位,成為遨遊太空的宇航員,王琦真是一個天才中的天才。
身為一名軍人,王琦練成了強健的體魄,『射』擊更是彈無虛發。作為精英中的精英,王琦通曉化學、物理學、冶金學,還精研中外曆史,尤其是戰爭史。此外,他業餘時間愛好廣泛,健美、太極拳、太極劍、自由搏擊、騎馬、圍棋樣樣精通。尤其是太極拳劍,他自幼師從太極世家,不但深得其中奧妙,更把主要用來強身健體的太極拳劍,演化成以柔克剛的攻守俱佳的搏擊利器。
看來,王琦基本上具備了各方麵的條件,但是,在個充滿著太多未知數的時空界裏,一切古怪的事情,都可能發生。
來到了這未知的世界,王琦能否“廣闊天地,大有作為”呢……
作者按:四維空間是相對於以長、寬、高為坐標的三維空間而言,多出了以時間為坐標的科學幻想的空間。蟲洞為科學幻想的貫通四維空間裏不同時空的通道。在通過蟲洞時,電子計時設備會失靈,機械計時設備隻能紀錄通過蟲洞所用時間。
按照20世紀太空人的標準,1.82米的身高和78公斤的體重明顯超標。但是,在22世紀,人類的平均身高不斷增長,航天器的容積完全能夠適應更高、更重的太空人。
. 安卓客戶端上線 下載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