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是個大晴天,五點天還是黑的,鄭蘭香和鄭梅香姐妹倆起來把早餐做好,五點半把人都叫起來吃飯。

按風俗來說,今天是這邊出嫁女兒回娘家的日子,路上還指不定堵成什麼樣,就想著早點起來跟人錯開。

六點出門的時候,車也沒見少,但除了紅綠燈,其他地方還沒停過車。

安市這邊沒有女人不讓掃墓的說法,薑姝引每年清明和春節都會跟著回去祭拜。

怕老家沒東西買,鄭蘭香準備了菜籃子,裏麵準備了整隻雞和紅燒魚。

到地方鎮上,果真沒賣的。

隻有路邊上幾個賣花的女人,鄭蘭香買了好幾把,回來跟薑姝引說:“以前我都舍不得買,現在覺得也不貴,真讓你外公外婆沾光了。”

托安市的名頭,鎮上的人比以前多了三倍不止,路上來往的人以前都是說方言土話,現在大街上都是說普通話的外地人。

對薑姝引來說,回趟老家睡覺、喝水、上廁所這三件事真不方便。

早上吃得是昨晚剩下的菜,有點鹹,她看到旁邊有超市,過去買幾瓶飲料。

超市老板操著一口不太流利的外地普通話:“6任務點,妹子是從外地回來過年的還是要在這長住的?”

薑姝引掃碼付款:“回老家看看。”

也許是難得遇到本地人,老板眼神微動:“我聽說有些村子要拆遷蓋安置房,你們也是為這事來的吧?”

薑姝引頓了一下,笑了笑沒說話,拿起飲料往外走,回到車上把這事說了。

鍾大莊立即惱了:“大侄女,先開車把我們送到鍾發順家,這事他要是瞞著,我就打死他個狗日的。”

鄭梅香也是氣得呼呼喘氣。

薑姝引跟謝寅打聲招呼,聽二姨夫說的走。

村子裏的路還是薑建立和同村的年輕人一起捐錢修的,為了省錢,路修得很窄,就能容一輛車和自行車並排過去,路上要是遇到對麵來車,誰先過半誰先走。

鍾發順就是村長,他家房子前麵的坪大,停了三四輛車。

薑姝引把車停下,鍾大莊就開門大步往裏走:“鍾發順出來!”

鄭梅香領著兒女跟上去,看樣子也是要說法的,這還沒確定的事,二姨夫是不是太興師動眾了?

這些在村裏的大叔大伯,早把自己當成土皇帝了,說一不二,薑姝引的戶口隨薑建立遷到城市戶口,村裏的事跟她也沒什麼關係,就下車溜溜達達地往田邊走。

冬天山上的樹也是綠的,除了鬆樹,其他的樹都長得不高,茶樹是最多的,樹上的籽沒人收,落的漫山遍野,來年又成了苗。

農田的水稻收了後,就種上了油菜,這會兒已經有種的早開出一片黃花,鮮嫩又亮眼。

鄭蘭香看女兒在田邊賞花呢,想著一直等著也不是事,就去屋裏看了眼,二姐夫已經坐下來跟鍾發順說話了,她就拉著二姐交代:“我先去小引爺爺奶奶那邊祭拜,待會再回來找你一塊去咱爹娘那。”

鄭梅香得了鍾發順的許諾,臉色好看多了,說話也緩和下來:“去吧,這邊還早著呢,前兩天村裏下了雨,你們上山慢點。”

“行,那走了。”鄭蘭香出去找女兒,叫她開車:“叫開一輛車吧,後麵也能坐人,反正在村裏沒人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