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無分文卻能住店,聽起來有些不可思議,但是朱歌做到了。當然這跟國情有關,要是放到現在無論如何他也做不到,除非跟那老板娘有奸|情。
朱歌流落在村子的時候閑著沒事兒就出去瞎轉悠,然後就是瞎打聽,村民們對這個號稱來自未來世界的陌生人也很好奇,就相互打聽。通俗的講,這叫信息等價交換,雖然朱歌講給村民們的新鮮事兒顯得比較離奇古怪,比如講到未來有能遠距離交流的手機,村民大媽第一個想到的竟然是手刃自家的老母雞,再如跟他們講電腦,大媽的對象糟老頭子第一反應就是趕緊戴上草帽,問他為啥,他說怕雷電擊中他的腦袋。所以朱歌講的故事對於村民來說都是天方夜譚,聽著好玩兒就是用不上。但是反過來就不一樣了,村民們的一舉一動都能讓朱歌學到這個時代的東西,比如說買賣東西,村民大媽們從來都是物與物之間的等價交換,今天老張家拿兩個蘿卜換老李家一筐鴨蛋,明兒個老孫家拿一個女兒換來個女婿,開始朱歌還不理解,這多麻煩,用貨幣作交換的媒介多方便。但是阿婆告訴他,在這個戰亂年代,隻有真東西才最實在,你拿著五銖錢不一定能買到飯,你要是拿一筐子雞蛋肯定餓不死。
所以朱歌在走的時候就長了心眼兒,村民們送來饅頭的時候也就沒有婉拒,而是一概笑納。這種新鮮玩意兒,比雞蛋可好使多了,可以自己吃,還能換東西,比雞蛋換的還多,多劃算。
剛一進許昌城的時候,朱歌吃的那碗麵條就是拿半個饅頭換來的,別看麵條吃著香,比饅頭嚼起來強一百倍,但是東漢人民不這麼認為,饅頭他們沒見過,小半個饅頭在他們眼裏都是個寶貝。朱歌清楚的記得麵館老板掂量著那半個饅頭時如獲至寶的表情,以及店小二那羨慕的不得了的貪婪,這些朱歌都看在眼裏。所以,朱歌在吃麵條的時候心生一計,順道利用了一把店小二的貪欲。
在店小二看著老板揣了半個饅頭躲在櫃台後麵偷咬一口而自己隻能吞咽口水的時候,朱歌把店小二叫過來了,店小二知道饅頭是這位吃麵條的款爺送的,當即點頭哈腰的就過來了,還沒等朱歌說話,店小二就忍不住先問了。
“爺,你跟老板交換的那是什麼寶貝。”店小二說著話,口水都快淌到朱歌的麵條碗裏了。
“饅頭,你想要不?”朱歌不但毫無保留的告訴了店小二那東西叫饅頭,還大膽的提出問店小二想要不,一下子把店小二給喜的差點兒跪地上。
“想要,當然想!”店小二的眼神十分肯定,“爺,饅頭是啥?”
對於前所未有的新鮮事物,所有的世人都一各摸樣兒,,店小二此時的神情像極了當年徹夜排隊在店門口等著一覽Iphone4廬山真麵目的天朝子民。
“饅頭這東西說來可就複雜了,你聽過人參沒?”店小二越是好奇心切,朱歌越是不著急。
“知道,知道,據說吃了人參能長生不老。”店小二的見識畢竟有限,別看他是在許昌都城幹活,在認識新鮮事物上跟那些村民沒啥兩樣兒。
“我這個饅頭,就是用人參磨成粉然後加九九八十一種天下奇藥揉捏而成的,要不它怎麼能這麼圓。”朱歌拿出剛剛分給麵館老板剩下的另一半饅頭,展示給店小二看。
“這半個饅頭給你了,我向你打聽個事兒~。”朱歌盯著手裏的饅頭饞著店小二。店小二每天打雜賣麵,接觸的全都是許昌城裏來來往往的三教九流,知道的不少。
“爺您盡管問,我知道啥說啥。”店小二淌著口水裝實在。
“這城裏,最牛|逼的人是誰?”朱歌直奔主題。
“爺,啥叫牛|逼。”朱歌問之前沒好好溫習一下詞典,東漢這個時候還沒發明牛|逼這個詞兒。這一問,先把店小二給問蒙了。
“嗯……,就是這許昌城裏邊兒誰最厲害。”朱歌換了個詞兒,厲害店小二應該知道。
“最厲害,那當然是曹操,比皇帝都厲害。”店小二說的挺小聲兒。
朱歌心想可能是自己的問題有點兒毛病。曹操是厲害,但曹操厲害的是憑他的才略,不是牛|逼的技能。
“不是這個厲害,我是說,這城裏誰本事最大。”朱歌又找到個能引起共鳴的詞兒。
“要論本事,那當然首推張遼張文遠將軍。”店小二滿臉自豪,好像張遼就是他二大爺。
“誰?”朱歌聽這個名字怎麼覺得這麼耳熟呢。
“張文遠將軍,爺您沒聽過?”店小二不相信眼前這個能弄到人參的款爺會沒聽過張文遠的大名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