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濮陽(1 / 2)

東漢興平元年(公元194)年夏,兗州。

狂風卷積著烏雲,四圍的樹木隨著風勢瘋狂的舞動起來,雷聲在頭頂上肆虐的轟鳴著,大地在這天地之威下也有了微微的震動,緊接而來的閃電,將天空撕裂成無數的碎塊,天地間一片雪亮。在巨大的雷聲之間,隱約可以聽見樹木折斷的‘哢啦’之聲,但是這一切,都被濮陽城下的震天喊殺聲掩蓋了……

濮陽城下,一撥一撥的士兵二十人一組,頂著城頭如飛蝗般密集的箭雨,不斷的將雲梯搭上城牆,待梯子靠上城牆,眾人便如蟻附一般攀附而上。

城頭的守軍在將領的呼喝之下,分成了三部分,弓弩手躲在城堞的後麵,不停的將閃著寒光,帶著無盡的死亡之氣的箭支射向攻城的一方,不時的有中箭的士兵厲聲慘叫著從雲梯上倒砸下去,立時便死的還稍好一些,那手腳中箭的,還沒來得及反映到利箭入體的痛楚,身體重摔下去所受的重傷,後麵接著衝上來的士兵,已經將腳步踏上了他的胸膛,骨骼的斷裂聲,伴隨著口中噴薄而出的鮮血,瞬間已將他的性命帶走。但踏上他身體的士兵絕不會將哪怕是眼角的餘光投向他。亂世之中,人命不過螻蟻一般,說不定什麼時候自己的性命也如自己腳下的人一樣,就這樣無聲的消逝而去,自己能做的,就是向前,殺光麵前的敵人,讓自己的性命在這個人命不過芻狗一般的世道中再繼續掙紮下去。

另一組不停的向下砸著滾木擂石,雲梯上的士兵被砸中的,紛紛自雲梯滾落下去,轉瞬間便消失在後續大軍的洪流之中……

最後一組分為四人一小隊,站在女牆的後端,手持兩丈長的拒杆,再頂住了搭上城頭的雲梯上端之後,便戮力將雲梯向城外推去,被推翻的雲梯立即劃破陰暗的天空,在空中劃出一道弧線,倒向攻城一方的部隊中,雲梯上的士兵便忙不迭的放開握住梯子的手,在空中手舞足蹈的向下墜去,暗中,一支支冷不防的暗箭就會悄無聲息的射來,刺進身體,滿天的血雨立時從空中噴灑而下。

城下的士兵也毫不示弱,勁弩手在高大的檣盾的掩護之下——這檣盾用大木製成,上麵蒙著牛皮,高與人齊,前麵的刀盾兵全都將武器懸掛在腰間,身子躲在檣盾的後麵,雙手盡力的支撐,以遮住後麵的弩手——將弩箭往城頭上射去,掩護己方的等城部隊,城頭的士兵在弩箭飛來時,不免慘叫連連,紛紛將頭縮在城堞的後麵躲避,這勁弩以機簧之力發射,射程最遠可達二百五十步,端的是厲害無比,但是製作卻甚是艱難,城下的部隊不過數百具弩,根本無法壓製住城頭猛烈的火力,雙方一時僵持不下。城下攻勢雖然仍然十分凶猛,但城頭守軍的準備也相當的充分,攻城部隊在看見攻城無果之後,終於鳴金收兵,部隊緩緩的退了回去。

城頭頂戴黑色鐵盔,身穿環鎖鎧主持防守工作的,乃是現兗州刺史曹操部下大將,夏侯惇。

這濮陽城高池深,城內糧草也足夠守軍三月之用,敵軍要想攻破,並非朝夕之功,此時見敵軍退去,夏侯惇不由暫時鬆了一口氣。

但是他半分也不敢鬆懈,伸手將頭上的鐵盔略微扶了一扶,拿起慣用的金烏槍,開始巡查起城樓來。

不多時,城下的敵軍又開始緩緩的向城牆逼過來,城頭的守軍也下意識的張緊了手中的弓弩,城下的雲梯搭靠了上來,殘酷的戰鬥又開始了。

奇怪的是敵軍中間的一隊卻沒有攜帶雲梯,他們衝到城下時,紛紛將背上背負的東西往護城河裏一扔往後就跑,不大一會功夫,城門附近的壕溝就被填平了。

隨後,攻城的敵軍陣中閃現出了一個龐然大物,正是一輛攻城槌,這攻城槌用大木釘製而成,中間懸吊一根巨大的圓木,若是衝到了地方的城下,數十士兵合力拉動圓木撞擊,任你再堅固的城門,也不過十餘下便即告破。

夏侯惇看見是這家夥,不由得倒吸了一口涼氣,這才明白對方填平壕溝的用意。這攻城槌前方用厚重的牛皮蓋上,一般的擂石根本無法撼動其分毫,孟德走時留守此城的守軍不過八千,其餘三萬兵馬盡皆在東阿、甄城、範縣之處,由荀彧、程昱二人統領,防備冀州的袁紹乘隙來襲。此時看城下兵馬,足足有二三萬之多,若是給敵軍攻破了城門,那濮陽可就危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