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著趙雲離去的背影,羅陽沉思起來。
趙雲既然開口叫了他主公,他自然絕不會擔心趙雲如黃鶴一般,一去不返。趙雲是誰?白馬銀槍的形象,在後世擁有無數的擁躉,羅陽也是其中的一個。就連劉備,也是將他視為自己的心腹,諸葛亮一生中所使用的大將,他是唯一一個能讓諸葛亮沒有後顧之憂的人。他既然選擇了羅陽,那麼,怕他不會來或是其他的一些想法,自是沒有必要。可是非常要命的是,羅陽告訴了趙雲‘君子之道,百姓為重、社稷次之、君為輕。’
上次為了避讓曹操的鋒芒,羅陽攜帶了大量的中牟百姓暫時遷移到成皋至洛陽一線,於路耗費錢糧無數,雖然其中絕大部分都是百姓們的貯藏,這也是羅陽一直施行藏富於民政策的結果,可若是這樣的事情再來個一兩次的話,百姓再殷富,也決計承受不了,而無論自己將來要走那一條路,百姓的支持將會是一個決定性的砝碼,對於這一點,羅陽作為一個軍人,深深地知道當真的厲害關係。
有了這一層關係,無論今後發生了什麼事情,百姓的民生問題將會是他考量行動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這無疑會給他套上一個沉重的枷鎖。看趙雲當時的神態,他選擇主公的重要參考,無疑是看此人是否真正地具有‘仁’。若是羅陽此後的作為中有不符合這一點的地方,羅陽絕不會懷疑趙雲會毅然決然地離他而去。這從趙雲離開公孫瓚投靠劉備就可以看出。
深吸了一口氣,羅陽站起身來,無論如何,這些事情都是今後考慮的,現在趙雲來投,是值得高興的事情,而當務之急,卻是以後將如何做。沒有一個既定的目標,做起事情來不免信馬由韁,效果也會打上一個大大的折扣。在中牟的時候,就對趙風大哥說過從河內回來,就定下以後這一支軍隊的發展方向的,現在趙大哥雖然去了,這件事卻不可就這樣擱置下來,明天,明天就召集大家,羅陽暗自下了決定。
……
晨曦剛現,一支車馬隊就‘吱吱嘎嘎’地駛進了成皋,打碎了清晨的寧靜。
對於這段時間以來一直處於緊張的防禦狀態的成皋人來說,一大早就看見從外地來的車隊,可是一件很少見的事情。
少數起得早的人們都用好奇的目光打量著車隊,這些馬車上麵無一例外地覆蓋這厚厚一層灰土,看來在路上行走的時間已經不斷,這讓人們更加的好奇了,這種特殊時候,怎麼還會有人到這個隨時都可能爆發戰爭的地方來呢?若非這支車隊的旁邊,就跟隨著幾個麵目陰沉,身上穿著製式鎧甲,一看就知道是張遼將軍麾下騎兵營的大爺的話,說不定他們就上前去搭訕打聽一下了。
或許是想舒展一下一路上疲累的筋骨,車隊用不緊不慢地慢慢地走著,看方向,目標顯然是羅陽的府邸。
再長的路,也會有盡頭,何況成皋這座彈丸小城,不消一會兒,車隊就到達了目標。車簾子一動,一個精瘦如同猴子一般的老頭從車廂裏鑽了出來,黃豆大的眼睛滴溜溜的轉了幾圈,便將周圍的情景收入了眼底。
他滿意地點了點頭,攀著車轅跳了下來,伸了一個懶腰,拍打著大大張開的嘴巴,一個嗬欠冒了出來,顯然一路上休息的並不好,可是他的精神還是甚好,居然就踱著步子慢慢地沿著台階往上走去,那幾個士卒就像沒有看到一樣,也並不阻攔於他,這讓一直關注著這支車隊的人們非常的驚訝,紛紛猜測起這個老頭是什麼來曆,看他的樣子,莫不是大清早地就要去敲羅大人的門不成,雖然羅大人並不像以前那些官吏一樣,總是一副高不可攀的樣子,可是他始終是一個大官啊。
然而今天,注定是一個讓他們吃驚的日子。就在那老頭的手就要伸到門環上的時候,大門‘吱呀’一聲大大地敞開了,羅陽滿麵春風地迎了出來,對那老頭躬身就是一禮,笑道:“昨夜燈盞開花,今晨喜鵲鳴枝,陽正自納悶有什麼喜事,卻沒想到是賈大人來了。”這老頭,自然便是那巧舌挑動韓遂,趁機逃出了長安的賈詡。雖然一路風塵仆仆,可是今日他老人家的容顏到還算整齊,眼睛旁邊那給羅陽帶來深刻思考的眼屎沒有了,可能是因為操心的原因,比起上次羅陽見到他的時候,看上去稍稍地清瘦了一些,卻也將那種猥瑣的申請衝淡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