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畢業了(1 / 2)

誌願公益講座出現幾天後,學校將近一半的人都已經完成誌願填報,剩下還有一部分人沒有完成,李淼驚奇的發現,雖然本班的同學成績提升大半,但是80%的同學依舊選擇留在省內。

李淼時常在想阻止一個人走出農田的最大阻礙,難道真是看不見的溝壑,但是高考結束後李淼明白,阻止一個人走出貧瘠的土地最大的阻礙,是自己內心對陌生地帶的恐懼。

王明珠在父母和李淼的勸解下沒有選擇上一世的院校,去了京城傳媒大學。

劉倩因為考試成績不理想,沒有選擇上一世省內的一本師範,去了隔壁江蘇師範裏麵的師範專業。

袁源倒是沒有變化,隻不過在李淼的建議下選擇了,一個非機械的專業,避免上一世每次放假和李淼見麵就說班裏沒有女生的尷尬。

李淼也去了江城大學,這次不是附屬學院,學費也不是高的離譜的幾萬,而是一年幾千的普通專業普通收費。

造化弄人,因為李淼在高三激勵王佳慧,如果畢業兩人都能考到一個學校,就是男女朋友,但是這一下,王佳慧報了一個江城的二本,湖北商學院,和李淼在一個大學城。

本來和李淼在一個城市的由王明珠變成了一個後來的女強人王佳慧了,持續幾天的召開的報考指導會,李淼作為班級同學也是學校現在聘請的工作人員,對一些谘詢自己的同學。

一律指導:“男生就報計算機,女生就學師範”

14年上大學,18年畢業,李淼知道互聯網還有最後一波紅利,在經濟隨之互聯網紅利衰退的最後幾年,剩下的時間隻有計算機和師範,是李淼接觸人群中比較具有良好收入的。

畢業兩年後,李淼看著自己學的工商管理專業,入門不到3000的工資,幾次產生要辭職去重新高考,報考計算機的心理,但是因為自己年齡太大就沒有去嚐試這一個事情。

後麵李淼在畢業後發現當初師範畢業的幾人都回到老家,考上市區老師,因為都是省內知名師範畢業,所以工作很讓李淼這些在外地艱難討生活的人,心生羨慕。

這一世李淼選擇了金融,一方麵是上一世李淼社會第一筆學費就是交給了金融,還有就是希望快速掙一筆屬於15年大牛、19、20、的畢業慢牛紅利。

誌願填報期間,同班同學經常舉行聚會,無一例外的都喜歡邀請李淼,一方麵可能是李淼在學校一直是別人問問題知無不言,另外就是李淼高考前在班級分享每日例題幫助很多學生提高了高考分數。

李淼這次在班裏是第二,除了沉默寡言的班裏的那個趙誌乾,就是李淼成績最好了,趙誌乾這一世也因為李淼考上一個比上一世好一點的院校,但是還是選了一個和李淼上一世一樣的工商管理專業,不知道能否改變當初回老家當公務員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