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惡狗相鬥(1 / 2)

公元七五八年,唐軍和叛軍進入相持階段。郭子儀等大軍攻安慶緒鄴城,安慶緒力不能敵,以禪讓皇帝位為條件,派人手持詔書向史思明求援。

史思明對安慶緒沒有任何恩情、感情可言,但對於偽燕的皇帝位,他一直坐臥不安,心癢難忍。麵對安慶緒的求救,史思明召集手下將領商討,龍清川此時已成了他的心腹,也一並被邀請在列。

關於是否出兵營救安慶緒,將領們各抒己見,大多數建議史思明“坐山觀虎鬥”,然後坐收漁翁之利。史思明見龍清川一直沉默不語,便請他直言相說。

龍清川手指詔書,反問眾人:“大帥,各位將軍,你們可曾想過這‘禪讓帝位’背後的意思?”

眾位將領紛紛搖搖頭。

龍清川稍稍思忖一會:“安慶緒提出禪讓皇位,乃是萬般無奈之下的最後一道籌碼,說明他此刻已危如累卵。有道是唇亡齒寒,唐軍將安慶緒滅了,接下來必然全力進攻我軍。”

龍清川所說合情合理,眾位將領點頭稱讚。

龍清川又提出另一種顧慮:“但如果我們全力和唐軍拚殺,那麼安慶緒的實力將會有所保存,而且他還有忠心耿耿的將領孫孝哲、崔乾佑、高尚,屆時他就未必真的想禪位了。也許——等他成功解圍抽出身來,說不定還會反咬將軍一口,責備大帥為何不早點營救?”

“那要怎麼辦?”許多將領糊塗了,包括史思明也是眉頭緊皺。

龍清川笑道:“很簡單,出而不戰!”

見眾位將軍疑惑不已,龍清川解釋說:“我們可以出兵,但不要與唐軍直接交戰,主要以小股部隊騷擾唐軍,切斷唐軍的糧運。等安慶緒實力消耗殆盡時再出手相救。到時安慶緒實力不如我們,就不怕他翻江倒海,更加不怕他毀約。”

這的確是最佳的策略,史思明及麾下將領均點頭稱讚,於是史思明做出了出兵的決議。

公元七五九年三月,史思明率精兵五萬,在突變天氣的加持下,擊敗兵強馬壯,但無人統一協調指揮的唐軍。

鄴城內的安慶緒沒有了後顧之憂,再加上唐軍撤退突然,留下了七萬石之多的輜重和糧食,安慶緒喜不自禁。“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安慶緒出爾反爾,已不提退位讓賢的事兒,並且緊關城門固守,反過來抵禦史思明。

在得知唐軍已經全部南逃後,史思明集結部隊回到鄴城附近,在城南駐紮。他既沒有進城去見安慶緒,也不向南追擊唐軍,而是天天在營中飲酒作樂,犒賞三軍,就等著看安慶緒如何履行“讓位”的承諾。

雙方就這樣陷入了僵局……

由於安慶緒背信棄義,再加上史思明軍力強大,薛將軍建議攻打鄴城,殺掉安慶緒後自立為帝。薛將軍的建議,被史思明當眾臭罵了一通,他史思明可不是那種無情無義的卑鄙小人,謀朝篡位之時段不可行。要不是其他將領拚死勸諫,那薛將軍恐怕被史思明陣法了。

自此以後,再也沒人敢勸史思明稱帝了,龍清川看在眼裏,急在心裏。

他白天還是照舊與崤山四雄喝酒論劍,晚上則對著當空明月發呆,樂凡看得出他的內心很著急,又不知如何安慰,便靜靜地坐在一旁相伴。

這是一段難得的空窗期,唐軍正在休養生息,史思明和安慶緒鬥而不破,雙方都沒有打破目前微妙的平衡。

龍清川深思幾個夜晚,決定鋌而走險:既然史思明和安慶緒沒有撕破臉,那他隻能從中攪合,讓他們惡狗相鬥。

於是,他便想了一個大膽的計劃,隻是這個計劃需要別人的協助,而最知心的神丐和吳大財不在,故而他隻能求救於崤山四雄……

鄴城,安慶緒府邸。

安慶緒本就是胸無大誌之人,也沒有能力破解眼前的困局。此刻他正在府上觀賞美人夜舞,他左擁右抱,好不風流快活。他自言:今日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管他了,天塌下來再說吧。

偽燕的皇帝如此消沉,更別說下麵的官吏和士卒了,他們玩忽職守,欺上瞞下,滿腦子都是搶權奪勢,撈錢,偽燕朝廷的運作形同虛設。

龍清川二人喬裝後混入鄴城,借著漫無邊際的夜色,輕輕鬆鬆潛入安慶緒府邸。

連續幾次大戰,安慶緒的親信侍衛損失殆盡,隻好臨時從軍中抽調部分士卒守備,故而他的府邸防備稀鬆平常,很多臨時征調過來的士卒,正忙著與臨時征調過來的宮女打情罵俏了。

龍清川暗暗冷笑,拉著樂凡躲入安慶緒的臥房。盡管是臨時休憩之地,這臥房還是裝扮得異常豪華:珍珠、瑪瑙、翡翠、白玉應有盡有……龍清川還注意到一張精致的象牙白玉漢床,這可是安祿山曾經的心愛之物。

他暗自納悶,難道這安慶緒在潰逃之中,還要帶上這張沉重的破床?

龍清川搖頭苦笑,扶著樂凡坐在床邊,說道:“夫人,未免節外生枝,辛苦你了!安慶緒腦袋笨拙如豬,但其勇冠三軍,武藝不可小覷。”

樂凡莞爾一笑:“放心,難道公孫大娘和劍聖的弟子,還對付不了一個醉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