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大財楞了:“為什麼要智行禪師保護,吳家到底出了什麼事?”
吳管家剛止住的眼淚,又忍不住流了下來,他邊輕聲抽泣邊說:“沒讓他們提前告訴阿郎,一來怕你傷心過度,二來他們也不盡知實情,如今你重新回到吳府,是該讓你知曉所有的事情了。”
在吳管家抽抽泣泣的言語中,吳大財了解了事情的全部經過。
吳老財偶來興致,帶著嫡長子吳大郎乘船遊覽保揚湖,父子二人在船上欣賞美景,飲酒作樂,相談甚歡。
不料,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
夜色微黑時,不知何方來的仇人殺手,乘著小船在遠處張弓搭箭,意圖謀害吳老財,嫡長子吳大郎有所察覺,用自己的身體擋住利箭,救下吳老財的同時,嫡長子吳大郎當場身亡。吳老財痛心大呼,待船上家丁趕來時,殺手趁著夜色逃遁,早已不知所蹤。
白發人送黑發人,讓吳老財傷心過度。他平常比較注重保養,除了消渴症漸重之外,身體還算健康,但經過此事的打擊後,吳老財一度暈厥不醒,性命徘徊在旦夕之間,後來幸運地被智行禪師勉強救活,而今隻能靠藥物提氣活命,但終究難以長久維持!
吳老財斷斷續續地昏迷中,在偶然一次的清醒時,曾告知智行禪師,他把遺囑放在吳家祠堂,並讓人通知吳大財盡快回揚州。
不過很奇怪,吳家的人在祠堂裏始終沒有找到那份遺囑!
說來也巧,後來祠堂一間不起眼的小屋,莫名其妙地失了一場大火,火勢很嚴重,幾乎波及到主殿。不過幸運地是,祠堂內的大火及時地被撲滅,而且,吳氏族人在灰燼裏發現一上了鎖的鐵盒子,吳家的族長推測,鐵盒裏麵應該是吳老財的遺囑,所以族長派了人輪流守護祠堂,當然,更主要地是看守這份遺囑。
由於吳老財平常修路、造橋,布施寺院,積功累德,在本地贏得吳大善人的美名。為了避免殺手再次加害吳老財,吳管家布置了很多家丁巡邏,而智行禪師比較同情吳老財的遭遇,親自帶了兩位武僧,在吳家清淨小院保護吳老財。
吳大財弄明白了事情的前因後果後,便和龍清川一左一右攙扶著吳管家,到清淨小院看望他的父親吳老財。
清淨小院裏幹淨整潔,除了四合院排布的房屋外,院中還設有一鼎清香嫋繞的大香爐,四塊小花園陣列排在院子中,少許花草樹木點綴得小院格外清新有格調。
清淨小院內傳出的穩定、富有節奏的木魚聲,伴隨著智行禪師郎朗的誦經聲,讓清淨小院顯得更加安謐寧靜。
一位武僧端著些許醬菜、生蒜頭緩緩而過,吳管家這才想起,馬上快到用膳時辰了,於是趕忙吩咐身邊的家丁通報廚房,讓他們多準備些膳食,吳府的二郎吳大財回來了。
待誦經聲停頓後,吳管家給智行禪師引見了吳大財,並帶著吳大財看望躺在床上的吳老財。
吳大財此刻的心情五味雜陳,吳老財生養了他,可又不管不問,讓他和母親自生自滅,他為此痛恨過吳老財,甚至用最毒的惡言咒罵他。可在他孤單寂寞時,吳大財的心裏還是掛念著他,畢竟吳老財是他的親生父親。
吳老財躺在一張鬆軟的木床上,他的身體很虛弱,眼睛無神,臉上沒有血色。父子十幾年未見,吳老財竟然還記得吳大財,他在智行禪師的幫助下,勉強坐立在床上……吳老財眼淚含在眼裏,嘴角啜泣,右手無力地撫摸著吳大財,但凡是個人都看得出,吳老財的心裏應該很開心,隻是不能用言語表達而已。
失散多年的父子相認,場麵的確很感人,父子二人用眼神交流,此刻無聲勝有聲。樂凡忍不住又要抽泣,龍清川拉了她的袖子,小聲提醒不要在將死之人麵前哭泣。
智行禪師雙手合十,彎腰說道:“阿彌陀佛!吳大善人身體內髒虛弱,不能多言,不能動情,以免氣機紊亂,還是讓大善人安心靜養吧。”
智行禪師的聲音洪亮,元氣十足,他的話極具信服力,給人的初步感覺是一位修行有成的高僧。
吳大財給吳老財磕了三個響頭,輕聲安慰:“阿爹,病來如山倒,病好如抽絲,您安心養病,剩下的交給兒子來處理,兒子保管抓到殺害大郎的歹人。”
吳老財支支吾吾,吭吭唧唧,沒人聽清他說的是什麼,但大家都聽懂了他所要表達的心意。
用完午膳後,吳大財拜過主母柳氏,然後又到墓地祭拜親生母親,以及他的兄長吳大郎——雖然他們兄弟沒有多大的感情,至少他們還有親情血緣。吳大財在墓前黯然神傷,他暗暗發誓,一定要抓到殺人凶手,為大郎報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