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遺產風波(1 / 3)

吳老財已經往生,既然留有遺囑,根據大唐律令,財產就得根據遺囑分配。

在吳參和吳商地不斷催促下,在一個黃道吉日,吳管家派家丁將遺囑盒取回吳府大廳,他們也不能確定哪個是真,哪個是假,隻能先看了遺囑再說。

在吳氏族長及眾多族人的見證下,家丁當眾用大錘將遺囑盒砸壞,取出盒中的兩份遺囑。

族長是一位德高望重、品行端正、辦事公道的老者,他年輕時曾在京城擔任一個小職事官,頗有見識。他拿著第一份遺囑,走到眾人中間,高聲宣讀出第一份遺囑的內容,其中涉及到財產分配的情況是,大女兒吳參占七成,二女兒吳商占兩成,吳大財僅占一成。

這種分配方案簡直難以置信,完全不合情、不合理,吳氏族人一片愕然,隻有大女兒吳參和她男人洋洋自得。

小女兒吳商看過遺囑後,舉起遺囑高聲辯駁:“族長,各位吳氏的族人,請恕二娘我鬥膽呈述,此份必定是假遺囑。”

吳氏族人議論紛紛,他們雖然覺得不合理,但也沒有證據說是假的呀。

大女兒吳參怒道:“二娘,這遺囑上有阿爹親筆簽名,你說這份遺囑是假的,證據何在?總不能你紅嘴白牙這麼一說,我們就認了吧。”

二女兒吳商辯解道:“阿姐,你先別急,阿爹的簽名倒是模仿得惟妙惟肖,但假的畢竟是假的。”

吳商轉過身來,對著龍清川一笑:“這樣吧,還是請龍清川龍少俠現身說明吧,我怕有人誤解。”

龍清川先將被吳商的笑容嚇跑的魂收回來,然後故意裝作事不關己的模樣,聳聳肩、攤開雙手,疑慮地看著吳商,意思是跟他有什麼關係啊?

樂凡和吳大財現在才明白,吳商為什麼不讓龍清川離開吳府,原來她是有這麼一出安排——畢竟讓莫不相幹的第三人現身說法,會有更大的信服力。

吳商“嘿嘿”地笑了笑,咧著嘴笑了笑,然後大聲喊叫:“龍少俠,你還是實話實說吧,省得別人懷疑我吳商瞎編胡造。”

龍清川很勉強地拿起第一份遺囑,對著日光看了兩眼:“果然與吳大善人的簽名不同。之前我跟吳大財核對過吳府今年的賬單,但凡有吳大善人簽字之處,上麵必定會戳一個小圓點。”

“這是因為什麼了?”吳氏族人都很好奇。

“因為吳大善人怕別人模仿他的簽名,在毛筆裏暗藏了一隻細針,在賬單上簽完名字後,順手用毛筆在上麵戳一下……如若你們不信,可以將今年的賬單,以及簽名的毛筆拿來驗證。”龍清川說完後便回到原位不再多言。

龍清川輕描淡寫的幾句話,在吳氏族人裏炸了鍋,他們紛紛要求吳管家拿出賬單核對……果不其然,在每張單據吳老財名字的簽名處,都能找到一個細小的小圓點。

在鐵的事實麵前,吳參氣得臉色煞白,頓時啞口無言,吳商在旁則是喋喋不休,樂得滿臉通紅。龍清川靜靜地坐在一張椅子上,一聲不吭,麵無表情。

吳參不忍放棄,喝住喧囂的族人,大聲爭辯:“眾位,興許是我阿爹忘記戳洞了,他畢竟年紀大了,記性不太好……要不然這張遺囑從哪兒冒出來的?”

吳商笑道:“阿姐,事情都如此明顯了,你還要狡辯,非要我當麵揭穿你的鬼把戲不可?”

“你……什麼意思?”吳參小聲地問,“我哪有什麼鬼把戲,我敢認定這張遺囑就是真的,打官司打到刺史那兒我也不怕。”

吳參的話,讓族長和部分族人很不高興。古代族長的權限很大,一般這種家庭內部之爭,往往都是在族內解決,吳參此說,分明是沒把族長他們放在眼裏。

吳商狡黠地笑了:“哎,看來不到黃河心不死啊。來,有人可以作證,魯工匠——”隨著吳商的呼叫,她男人從外緩步走入,後麵跟著一個工匠模樣的人。

吳氏族人中有人認出此工匠,吳參進入祠堂祭拜暈倒時,他正在吳家祠堂內觀摩,當然,後來他也迷迷糊糊地暈倒了。

“魯工匠,”吳商故意降低嗓門,柔聲說道,“把你那天看到的事,一五一十地告訴吳氏族人,不得有所隱瞞。”

那個魯工匠縮頭縮頸,神色慌張,聲音有些微微顫抖:“都說吳家祠堂宏偉壯觀,美輪美奐,魯某從外地慕名而來。那天魯某在祠堂內四處觀摩殿堂的構造,正好來到祭堂,見吳家大娘和家丁先後暈倒,我也不知何因,出於自保的本能,魯某也閉起眼睛,躺在地上裝作暈倒……後來無意中,魯某看到大娘的男人,從隔壁廂房鬼鬼祟祟走出,用鑰匙打開祖宗牌位前的遺囑盒,拿出裏麵的遺囑,又重新放入一張新的遺囑,最後將盒子重新鎖上後獨自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