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先生,可是潁川人士、荀顏荀子平先生?”
來者絲毫沒有把陳到的威脅放在眼裏,眼睛直直盯著荀顏看,等著他的回答。
“這位壯士,某的確是荀子平,不知道閣下找我有何貴幹?”
荀顏聞言一愣,這感情這人是專門找上上自己的,看他一路風塵仆仆的樣子,也是追趕了不少的時間,不然也不會如此。
“先生有禮了!”
說著,此人忽然下馬,向著荀顏行了一個大禮,這讓荀顏有些詫異,旋即就反應了過來。
“這位壯士可願與我同行?”
荀顏笑眯眯的看向眼前的此人,這人的來意他也清楚了,不過還是要客套一番。
“求之不得!”
旋即,這人就為荀顏擔任起了護衛的職責,在一旁守護著。
進入馬車後,荀顏眼睛微微一閉,便陷入思考中,此人的來曆雖然不明,但來意卻非常的明顯。
此人想要投靠曹操,但卻沒有去東郡那邊直接拜在曹操門下,而是轉投到自己的門下,其意思很明顯,有些取巧之意。
不過看此人樣子,武藝定當不凡,隻要看到他看陳到的眼神就可以知道。
如同一隻孤狼般的眼神,那是神經百戰的人才擁有這樣的眼神。
還未走出兗州就遇到這樣的一員猛將,就算他有取巧之意,那又如何,隻要他有這本事即可!
至於他的來曆,現在還不適合問,到了地方後,好好的休息一方,等雙方都有空閑了,再問也不遲!
等到了一個小地方,荀顏等人找了一個客棧住了下來,當晚,那人來到荀顏的房間。
“我還以為你不會來了。”
看到來人,正在看書的荀顏把手中的書給放了下去,微微一笑看向來人。
“今日,某失禮了,還請先生見諒!”
這人抱拳行禮,滿懷歉意的說道。
“無妨,不如說說你的來曆?”
聞言,來人身體頓了一下,旋即荀顏讓他坐了下來,他才緩緩的開口說道。
原來他是青州齊郡東萊黃縣人,數年前,黃巾之亂,他的家鄉青州遭受大難。
本來他想要反抗,但是無奈寡不敵眾,隻能遠走他鄉,今年入夏,他忽然聽到曹操一舉攻破青州黃巾軍,但曹操並沒有大開殺戒,而是收斂了他們,對此,他心中滿懷感激,於是想要投靠曹操。
但身上無任何的功名,就這樣去投靠,他覺得了、麵子上過不去,所以一直在等待機會。
而就在幾日前,忽然聽到荀顏出兗州,去河內,所以他一直追蹤荀顏的蹤跡到了這裏。
不過這荀顏的路程好似不是去司州,而是轉道去豫州,他心裏雖然疑惑,但卻沒有多問。
“太史慶,字子虎,東萊黃縣人?”
荀顏腦海中浮現出這幾個字,旋即眉頭一挑,眼神怪異的看著來人。
其餘的,荀顏都沒有聽進去,隻是光光聽到這幾個字都有些不淡定了。
齊郡東萊黃縣人,而且又信太史,這讓荀顏腦海中不禁浮現出一個人的人影。
長槍神射掛雙戟,全武東萊太史慈
這段話說是太史慈,英年早逝的太史慈,那個曾經和江東小霸王孫策鏖戰數百回合太史慈。
三國誌的作者陳壽這樣評價過太史慈:太史慈信義篤烈,有古人之風。
太史慈認定的人,這一生都不會背叛,而且太史慈此人極為的知恩圖報。
當初孔融救濟其母,而後,黃巾圍攻,他被困與其中,太史慈聞言,單槍匹馬的闖了進去,把孔融救出來。
而且太史慈武藝不凡,說是東吳第一武將也不為過。
所以,當太史慶報出他的名字的時候,荀顏心思就開始變的極為的活絡。
三國二十四名將,太史慈正是其中一個。
三國的名將何其多,但卻隻有這二十四位名留青史,這足以說明此二十四人的不凡。
如今,曹操手下的武將看起來是挺多的,但真正好用的卻沒有多少人。
一個夏侯妙才,一個夏侯元讓,還有一個就是古之惡來的典韋。
這三人堪稱是絕頂的武將,在兩軍對陣鬥將中,這樣的絕頂武將,往往會是一場勝負的關鍵。
而太史慈身為東吳第一武將,不說其本領,就說這東吳第一武將就已經足夠了。
要知道在太史慈投靠孫策的時候,東吳可是有著十二個絕頂的武將,到了後來,武將更是不少,但太史慈卻可以稱為東吳第一武將,若是沒有過人的本領,如何叫人信服。
而後,收斂了一下心神,荀顏重新打量了一番眼前的這個太史慶——太史子虎,他想要看看這個此人,有太史慈的幾分本事。
都是東萊人,都是姓太史,若是說和太史慈沒有什麼關係的話,誰會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