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文和北上,文優南下(1)(1 / 2)

這天下間沒有不敗的人,有的隻有不敗的信念。

有著天下第一武將之稱的溫候呂奉先,不也敗過不少次,不要說這失敗因為很多的原因,這敗就是敗了,再多的借口也掩飾不了,你失敗的結果。

安鎮心裏清楚,所以他才要求一場戰爭下來,他隻能敗一次,除此之外不能再多一次!

自從那一戰張勳死在安鎮手上後,紀靈手下的那些將領就沒有多少願意出去送死。

雖然榮華富貴很誘人,但這自己的小命可是更加的重要,若是自己的小命都沒有的話,要那些榮華富貴做什麼!

當然有這種想法的都是從軍多年的老油條,這軍中畢竟還是有那些氣血方剛的年輕人,他們可是沒有這樣那樣的顧忌。

這樣的一個時代,在他們看來,正是給他們揚名立萬,名留青史的好時代!

如同安鎮這樣的人,軍中縱然是把安鎮此人傳的如何神勇,但這對於他們這些人而言,卻是一個笑話。

“公蒙,外界的傳聞你也莫要在意,張公何等人物,豈會被一個無名小卒給斬於馬下!”

那個被人叫做公蒙的人正是張勳的兒子張晃,一個名不經傳的文官!

沒有聽錯,正是一個文官,很多人就會納悶了,他老子是一個武將,那他兒子怎麼會是一個文臣。

這還要從幾十年前說起,那個時候張勳還是一個在江湖上遊蕩的提劍遊俠,在那個時候他救了一個人,也是因為此人,從此他走上了一條他從來都沒有想過的路。

不過也正是因為此人,才讓張勳有了張晃後打消了讓兒子從軍的念頭,轉而成為一名文臣。

張勳未死之前,張家可以說是盛極一時,但就算如此,也不代表著張家可以如同荀家、陳家那個樣子。

這一切都是因為張家的根基太過的薄弱,沒有一個真正的讀書人,為了改變這種現狀,他才讓自己的大兒子張晃隨著那人拜師學藝。

而那人也是天下間赫赫有名的人物,就算當今的袁術、袁紹、曹操、公孫瓚等人見到了他,被他嗬斥了也隻能乖乖的去應喝一聲先生說的對。

諸侯的勢力在怎麼強大,依舊還是不敢去觸動那一根天下所有讀書人心中的弦。

若是說這天下的大義,對於漢室的忠心是這些讀書人心中首要的位置的話,那麼這張勳所救的那人不排第二,排個第三也不是不可以。

此人不是誰,正是北海人士康成公——鄭玄!

說起鄭玄沒有一人不會豎起大拇指,沒有一個人不會心生敬佩,其十四年內因黨錮被禁,但卻因為如此,潛心研究,終於集百家之長,創出一個新的流派——鄭學!

這樣的一個大儒,若是在盛世的話,那麼必定被萬人稱頌,成為帝師也未嚐不是不可以。

但這樣的一個幾乎媲美古之聖人的大賢,卻是生活在這樣的一個道德淪喪的年代中。

雖然如今漢室傾頹,但道德在無數的人的心中依舊是存在,也正是因為如此,沒有多少的人敢去動鄭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