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 章 膽敢來犯,有來無回(1 / 1)

一個年歲很大的白胡子老臣急急忙忙,不顧一切地喊道。

他知道這個時候不適合發表與主上背道而馳的言論。

但這事關國家安危,正是內憂不堪之際。外逃的、反叛的、異族部落鬧事等等都虎視眈眈,各自擁有不小的勢力,常常滋擾朝堂不寧。

現在,再來談論出兵德川,這老主子真是老糊塗了。哎!這可如何是好。

“主上,不能出兵啊!現在不是時候。”

白胡子老臣稍微鬆口氣,總算有人站在他這邊了。

這氣還沒吐利索,就聽那人又道,

“依微臣之見,隆冬嚴寒季節,河麵的冰更堅實,再越河去對岸,省去不少麻煩。”

老臣,“?……”還是要打德川?

“嗯!行是行,可得等多久呀!本主上等不起了。”他老了,什麼事情想到了就得去做,恨不得立刻抓在手裏,心急得不行。

坦托珪驍複又來一句,“怎麼也得兩個月有餘吧?”

“是,主上英明。”

白胡子老臣眉頭緊蹙,甚感憂鬱...和他持有相同想法的人不多,坦托玨驊也算之一。但以多數人的意見和探討為主,他們的態度還被重視嗎。

經過眾多君臣商議,決定兵分三路。

一路在盤龍河增加大量兵馬駐紮,目的是給德川國增加壓力,也派出大量的兵力駐守河岸,形成對峙。

這是明線。

另一路,少量精銳官兵,水路繞行抵達東丸國,駐紮在東丸國與德川國的邊境附近,伺機而動...

這是暗線。

餘下一路是應對本國的內耗。這是用兵最多的一條路,也是變數最多的。

坦托珪驍是年歲大了,心急了,隻有如此,才會緩解他的躁動。要做就做。

總覺得自己還能堅持幾年,給兒孫一個好的接力棒。

衛上國地域遼闊,能適合種植的土地是寥寥無幾。光有草場放養畜牧也不行,糧食是一個國家的命脈。所以,他想要抓緊,牢牢地抓緊。

德川國幾年來都有水災或旱災,往年隆冬也有偷偷滑冰進入德川國的,沒順到什麼好東西。

都是窮人,沒油水。

今非昔比。

南笙不知道衛上國的策略,知道了準會先發挑戰書。

一決高下。

膽敢來犯,有來無回。

就是這麼霸氣。

如今,衛上國、東丸國已聯手協同作戰。

隻等一個合適的機會……

南江國還在醞釀再次進入德川國……

西部的雅西吐那國,已經派人秘密進入德川,那裏有他們需要,也能夠幫到他們的人。

在長達近千裏的邊境線上,布置了大量的軍力駐防。

五六千米的高山也阻擋不了他們的野心。

因地理環境,也隻有南北兩頭地勢微緩。

也恰好在這兩個地方都有德川國的戍邊軍營。

隻不過北邊是伊老將軍的防區。上邱縣西華鎮,是最臨近雅西吐那國的邊防哨所。

伊健正在途中,他要親臨邊境。

而南邊,卻是玉風省的地方軍營在守護。

這裏的戍邊防軍,朝堂供應一小部分供給,其餘的都是自給自足,耕種練兵兩不誤。

地理位置的獨特性質,很少發生衝突和擾民的事情。

在這裏值得一提的是,在最高寒的雅山縣和寒嶽之間,就是被流放者的“樂土”。

陳希希和家人就是被流放於此。

民義縣、追風縣、玉縣、柳彎堡四個縣城所形成的地形係被衝擊出的灘塗眾多,幾處小盆地滋養著西南的一方百姓。也是水災眾多的地區。

前幾個月,以滿中地區的旱災為嚴重時的逃荒民眾,一部分的落腳點就是這些縣區。

雖有天然屏障在阻隔,但相比較而言,從民義縣至玉縣,越過玉江。再有哪條路都能進入滿中縣。

這是隻有油水的肥羊啊!怎不叫人心動!

雅西吐那國最晚接到消息的。準備無需太多,先派人去往最近的民義縣打探打探。

他們隻是費些力氣和經受住寒冷即可。

偷偷翻越雅山三千多米的最低矮處,也不是容易的事...

除非再往南去,在追風河的沿岸,越過灘塗險地,摸進追風縣,這也是危險重重。

德川國沒有在這西南邊陲布置大量防軍是有地形優勢的。

雅西吐那國的軍人也好,探子也罷,無論從哪裏進入都是冒著生命危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