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兄正欲向陛下請旨,進行北伐,借這次機會徹底剿滅大匈國,永絕後患!”
“若是為兄能夠此戰功成,則可保我大景朝萬世無憂矣,為兄也算是不枉此生了,而且亦能永載史冊,名垂千古。”
“但我又恐飛鴿傳書路途遙遠,時間太久,期間恐生變故。”
“現在既然有了這電報機,那正好由你替我問問陛下的意思吧。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啊,還請二弟速速幫忙。”
“不知二弟對北伐之事如何看待?可有什麼妙招?”
風陽看到這封電報之後,背著手在書房裏踱了一會兒步子,給劉溫回信道:“我並不讚成現在就北伐,你和士兵們才剛剛收複失地,人累馬乏,需要休養,現在並非是最佳的作戰狀態。”
“北涼州的糧草也基本快用完了吧?後勤補給跟不上, 若是冒然深入草原,恐怕無以為繼,應當先以恢複當地的經濟為主。大匈國那邊陷入內亂,進入三國時期,暫時無暇南顧,義兄大可放心。”
“倘若咱們進入漠北,卻沒能建功立業,找不到他們的大本營就無功而返,豈不是勞民傷財之舉?此乃天時情況也。”
“而且大匈國以騎兵為主,他們的輕騎兵速度極快,咱們無論是戰馬的質量,還是騎兵的數量和水平,都比他們相差甚遠。倘若他們一心想要逃逸,咱們根本就追不上他們。此乃人和情況也。”
“更何況大匈國的地域廣闊,地廣人稀,咱們對他們的地形也不了解,一旦他們藏匿起來,就如同大海撈針一般,很難找到他們的準確位置。”
“假如打草驚蛇,被他們發現了風吹草動,向草原深處逃遁,咱們就更難剿滅他們了。此乃地利情況也。”
“所以,無論是天時、地利,還是人和,咱們在這三方麵全都不占優勢,因此我不讚成現在就北伐。”
風陽沒和劉溫說什麼繞彎子的話,而是很直白的闡述了己方的劣勢,這說明他沒拿劉溫當外人。
劉溫回信道:“那可如何是好?難道就這麼眼睜睜的看著如此大好的機會就這麼白白溜走?倘若大匈國統一之後,經過一段時間的休養生息,必然還會再次成為我大景國的心腹大患呐!”
風陽回複道:“大哥且放寬心,短時間之內他們是無暇分心的,這難道不也正是咱們大景朝猥瑣發育的好時機嗎?”
“給我一些時日,到時候我可以借給你一支奇兵,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橫掃千軍如卷席!”
“彼時咱們將大匈國一舉剿滅,讓他們再也沒有東山再起的機會,斬草除根,永絕後患!”
劉溫隻回複了一個簡單的字:“好!”
等風陽和劉溫兄弟二人聊完時,已經是夜裏了。
發電報雖然比飛鴿傳書快很多,但那也需要時間啊。
通過那個編碼本,把一個個的文字轉化成信號,“滴滴滴”的給對方發過去,對方收到之後再把那些信號通過對照編碼本再轉化成文字,然後再回複過來,這個過程還是挺費時間的。
風陽回到自己的臥室,卻發現劉九兒正坐在自己的床上,風姿妖嬈的看著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