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風陽也考慮到了另一個問題。

有的人為了多賺錢,可能會領養很多的牲口幼崽,反正這些幼崽都是免費領取的,那何不多領一些呢?

比如,有的人可能會一下子領取100頭牛和100隻豬,但他每天打到豬草根本不夠養活這麼多牲畜,禽畜生病了他也照顧不過來,從而造成禽畜的死亡,這是不行的。

所以風陽就讓風三郎多聽取那些有養殖經驗的人的意見,多方麵的綜合考慮,多找人打聽,從而規定出一個合適的領養數字。

這個數字既要保證這個養殖戶有錢可賺,能夠養活自己,而且還能有餘錢,同時又不能養得太多,以免超出了自己的能力。

每個人領取的幼崽數量隻能低於這個數,不能高於這個數。

這是為了讓每個幼崽都能得到足夠的關照,從而保障存活率。

若是因為他們貪多嚼不爛,根本不管牲畜們的存活率,那風陽得購買多少幼崽才夠他們分的啊?

到目前為止,風陽能夠想到的問題暫時就這麼多了,如果以後再想到其他的問題,或是在實施過程中發現了其他的問題,到時候再及時提出和解決吧。

風三郎見這裏沒自己什麼事了,立刻就往牲口棚那邊趕去,大哥跟他說的這些事都是很現實、迫在眉睫需要解決的大事啊!

風陽看了看那些牲口棚,都是用磚瓦蓋成的,排列得十分整齊而又井然有序,就連外牆都刷成了白色,和村子的整體色調風格十分搭配,不禁滿意地點了點頭。

他和劉平安又繼續巡視起來。

在村子的西麵,稍微遠一點的地方,是一座學堂。

風陽既然答應過要讓村裏的兒童們免費上學,那就應該兌現這個承諾。

所以在這次村子擴建的時候,風陽就直接讓風三郎把一些基礎設施和配套設施都規劃好,並建設了出來。

其實這裏不應該被稱為學堂,而是應該叫做學校!

目前這裏尚未正式啟用,所以大門也就沒有上鎖。

風陽進去巡視了一圈。

足足有兩排大瓦房,坐北朝南,估計有十二間教室。

因為目前還不知道招生的數量,所以暫時就隻蓋了這麼多。

教室的後麵留出了大片的空地,若是這些教室不夠用,那就可以再加蓋。若是這些教室足夠用了,這裏就可以改成操場。

顯然這個設計是比較合理的,當初也是風三郎和劉平安商量之後才修建的,考慮得十分周全。

隻是現在這些教室裏還都是空蕩蕩的,沒有桌椅板凳,也沒有黑板。

這是為了到時候根據學生的數量,再找木匠定做桌椅板凳就可以了,否則若是提前做多了就會造成資源浪費。

再者說,現在這裏還沒有招聘保安,也沒有上鎖,若是提前做好了桌椅板凳,難保一些素質低的人會偷著扛回自己家裏去用。

風陽看了看窗戶上,用的還都是老式的窗紙。

這東西在他的前世,直到建國之後的好多年,還有些人的老房子在使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