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龐瀟、阮小天,和這三個皇子的加入,師資力量的問題終於算是緩解了,開辦這個小學班應該是沒什麼問題了。

風陽偶爾有空的時候也可以過來客串一下老師的角色,幫龐瀟他們緩解一下教學壓力。

等把這第一批的學員培養出來之後,就有大批的老師了,風陽就完全不用擔心老師不夠的問題了,而且還要擇優錄取呢!

風陽參觀完小學之後,對一些具體的需要改進的地方進行了一些指導和調整。

劉平安立刻拿出小本本和自動鉛筆,將他提出的這些問題都一一記錄下來,準備回去以後就讓人修改。

跟在風陽身邊這麼久了,劉平安早就習慣了自動鉛筆這種便捷的東西。

相比於傳統的毛筆來說,這種自動鉛筆在每次使用前不需要現磨墨,而且占空間很小,便於攜帶,也不需要再另外配備硯台、清水和墨錠(墨塊、墨條)之類的配套物品,這就更節省空間了。

所以這東西再加上小本本,簡直就是絕配,可以隨身攜帶,隨時記錄一些東西,委實是相當便捷。

另外,鉛筆寫出來的字比較小,可以節省很多紙張,一個小本本就能記錄很多東西。

劉平安對這種手帳式的小本本和自動鉛筆喜歡得不得了,幾乎是走到哪裏就帶到哪裏,從不離身。

風陽對於這種不值錢的小玩意也是大方的很,隨手就拿出一大堆來,讓劉平安、風三郎和他們的下屬們隨意使用,用沒了再來找自己要,但是不能肆意浪費,領取的時候都要找劉平安做好登記。

……

難民們在這裏落戶也有大半年的時間了,從當初一無所有的鹽堿地,到如今青磚綠瓦白牆、幹淨整潔板正的朝陽村,無論是人們的精神麵貌還是當地的風景,都發生了翻天覆地般的變化。

他們經常和附近幾個村子的百姓們有點小接觸,找當地人買些生活物資什麼的,這一來二去的,其中有些村民就和當地人交上了朋友。

附近那幾個村子的人,沒事就愛往朝陽村裏跑,這樣板正而又亮堂的房子,誰會不喜歡啊?

你沒看上次那些外地人來參觀的時候,人家朝陽村的人還要收門票的嗎?

有些婦女就喜歡拿著鞋底、針線等工具,沒事就來找朝陽村裏相熟的人家串門,一起閑話家常,做點針線活、納個鞋底什麼的。

她們一是覺得朝陽村裏的房子亮堂,做針線活時不費眼,二來也是希望和朝陽村裏的人攀好了交情,萬一以後風雲商會再招人的時候,她們也能通過這些熟人的介紹,找到一份活計。

這些人偶爾也見過那些幹活的人使用自動鉛筆和小本本,覺得眼熱得很,也想討要一個,但是他們全家上下都沒有一個識字的人,要這東西回去也沒用啊?

而且劉平安對於這些物資管理得很嚴格,可以讓手下們使用,但不能隨意浪費。

這些當地的村民們知道朝陽村的人都在收購牲畜幼崽,誰家的母豬要是下了公豬崽,就都賣到朝陽村裏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