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加爾各答(1 / 2)

唐寧的母校MIT從1865年才開始招生,而現在才是1850年,但他驕傲自己的理工第一名校之身份,向別人都稱是MIT畢業的,反正在這個洲際旅行比較稀罕的時代沒有什麼人會了解美國有什麼大學,而他又不靠學曆吃飯。

他向一個同在奧克蘭酒店入住的英國人解釋了一下自己的無線電報實驗機,因為這個英國人與總督認識,(住奧克蘭酒店的都是人物),過了兩天,果然總督大人就有興趣召見他了。

總督大人達爾豪西侯爵還是比較熱情的,如果這項重大的通訊發明竟然誕生在他掌權時的印度,這得有多麼的榮耀啊。他是個有野心的人,看看他策劃的“無嗣失權”就知道了。唐寧長得一表人材,雖然有點像東方人,但還是使人大有好感,唐寧少俠就是憑這個優勢交了很多的朋友。

唐寧與總督寒暄之後,說:“上帝要把文明之光照耀整個地球,而我們大英帝國就是上帝的代理人,印度這個古老土地正在發生的一切都在證明著這一切,總督大人又是大英帝國在東方的代言人,很榮幸見到閣下!”

總督更是高興,哈哈一笑,說:“說得好!你說的那個‘小發明’帶來了嗎?如果印度能跟英格蘭越洋通電報,那真是我們能給女王陛下最好的禮物!真是迫不及待想看看啊!”

除了總督之外,這裏還兩位總督的貴賓,經介紹都是東印度公司的股東和高層,是真是趕巧了。

印度當下最好的大學是加爾各答醫學院,因為戰爭傷員要受到照顧,所以東印度公司很早就建了醫學院,這裏的教授學術水平和化學水平都有一定的的水準,唐寧就是從醫學院弄了一些化學和實驗原料,再加上用萬能瑞士軍刀及分子分離器弄出了一台發報機和一台接收機。

這三個東印度公司的高層都是從事*、茶葉買賣的,自然是沒什麼科技知識,當是看魔術來著。

魔術成功了!小接收器在十多米開外的房間收到了隨機指定的電波信號,當然,受限於弱小的電池,再遠幾米就不行了。

兩個股東麵麵相覷,難道這就是總督說的有趣的重要發明?

唐寧解釋:“以後的研究方向就是增加電池的電壓,這樣電波才能傳得更遠,還要想出一套加密方法,因為無線電波傳輸的時候任何人都能在那個方向上收到信號,這樣的話,就不能用於傳輸需要保密的內容了。”

看到他的簡陋設備,兩個股東很難相信這是一個大發明。總督倒是比較有信心,問:“如果要開發出實用的無線電報,需要多少時間?”

唐寧:“一兩年就可以了,我心中已經有了研究的圖景,隻要經費充足,兩年內一定能成。現在一條一百英裏的電報線路動不動就幾萬英鎊,如果要通過海峽,可靠性也無法保障,線路也需要巨大的人力金錢去維護。無線電報發明之後,我估計一套收發設備的成本也就幾十英鎊,但我們可以賣到幾千英鎊!一百倍的利潤,先生們,這是一個發財的好機會。”

對*販子說“一百倍利潤”,可以想象他們的眼球會變成什麼顏色。

兩股東被說動了,他們並不太擔心唐寧是個騙子,東印度公司是個準軍事機構,相當於清朝的軍機處大臣般的存在,敢在印度的地盤上騙東印度公司的股東,那真是活得不耐煩了。

總督決定了,代表資本家詢問:“你想找投資人嗎?這裏就有兩位慷慨的紳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