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陽城南,有山者,名曰天龍山,山上有寺,其為天龍寺。寺中多為修行僧人,有道是:國不可一日無君,家不可一日無主;至於寺廟也照此理。
話說寺中有一大修士,法號:靈澤上人。此人精於佛法,好研古籍,參玄悟道,尚能秉道而行,可謂大成者也。
靈澤上人雖立身淨土,但通儒釋道三家之術,可謂集百家之長,薈靈思之萃,世人謂之曰陸地神仙,在世活佛。而知上人於此清修已有百十餘載,寺中僧人皆奉為神明,聽法修持己身,不忘根本。
話說這寺廟乃是北齊皇建元年興建而成,山以寺得名。山中有石佛五百餘尊,蓋東魏、北齊、隋唐五代之傑作,實是壯哉。
然,山中景致殊為奇麗,不單溝穀幽深,而且林木茂密,莫論桃柳之春,還是霧花之夏,亦或天高雲淡紅葉金秋,再是銀裝素裹,玉宇無塵之嚴冬,可說四季間無不有著讓人觀之不盡,賞之不完的美景佳境。然若處身其中,莫論怎看,都與人尤有顧盼生輝之感,真是天地奇觀,人間天上。
有詩雲:
老幹孤標香葉濃,陰森盤踞綠蒙茸。
天工蜿蜒多奇異,雲雨空山疑化龍。
言及此處,不可不提這‘天龍八景’,八景者是為:崇山環翠、佛閣停雲、鼎峰獨峙、虯柏蟠空、龍池靈澤、石洞棧道、高歡暑宮、柳子旗石。每一景皆有其玄妙所在。
然而甚者,當屬這龍池靈澤,此地乃為天龍寺禁地,非寺中住持者不可擅入。便是本院僧眾及諸俗家子弟盡皆自守,莫敢越龍池半步。
此刻山間小徑上,見有一老翁,頭戴鬥笠,身背竹簍正款款而行,簍內滿為草藥,想是拿去變賣以貼家用。
老翁正行間,忽感頭上罡風刮過,不由吃了一驚,抬頭看時,隻見一道金光在空掠過,煞是玄之又玄。老翁幾曾見過這等異事,以為神仙,當下倒頭便拜。
口道:“神仙啊,神仙…”
拜罷,遂起,再看天上已無異樣,疑是錯覺,不覺搖了搖頭,便背竹簍行將遠去。這且不表。
單說那道金光何如?
自打由老翁頭頂飛過,不消多時,便到天龍寺之上,隻一環動間,金光斂處,消失不見。沒過多久,即聞寺內梵鍾乍響,須臾,人聲鼎沸。你道怎樣?
原那金光者非是旁人,正乃彼時範修入魔時,顯聖的老僧是也。而此長眉老僧即為天龍寺住持靈澤上人的便是。
此刻上人已立寺中,諸般弟子俱至,見師懷抱一人,披頭散發,相貌不俗,眾皆愕然。或問:“師父,此人是誰?”
靈澤上人少時未語,長眉倏然縮短,將人交由眾弟子照看,便道:“將此子即刻抬入大雄寶殿,召各院首座,前來議事。”言下急切。
眾弟子知事體大,豈敢怠慢,當下上來幾名僧人七手八腳便將範修抬走,直奔寶殿而去。餘者紛紛各奔東西,急匆匆去知會首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