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就要過中秋節了,老媽蘭花想回娘家去看一看。老爸慶連山請了兩天假,從生產隊借了馬車帶著一家人去看望姥爺蘭春林。
八一自出生以來,還是第一次去姥姥家裏。
姥姥家住在大山裏,所以從輝發河村到三道溝的一路上都在攀山越嶺。
秋高氣爽,五顏六色的樹葉把路旁的山林渲染的分外漂亮。山路兩旁有許多荊棘叢,上麵結滿了紅通通的刺玫果,非常誘人。坐在馬車上隨手摘一顆放在嘴裏小心吃著,因為刺玫果芯裏有一層毛刺,那是不能吃的,不小心進了嗓子裏會很癢癢的,還會引起腸炎,上吐下瀉。
刺玫果的口感還是很不錯的,咬一口脆生生帶著酸甜,即使吃起來挺費勁的,孩子們還是很喜歡。
荊棘叢上不時能看到山葡萄秧,可惜上麵的葡萄已經被人摘光了,偶爾剩下一串也是藏在背陰處沒有被發現。老媽蘭花的眼睛很尖,總是能看到,跳下馬車摘回來,引起孩子們一片歡呼。
要說在這山村裏野果子最受歡迎的,除了夏初時的紅莓,就是現在的山葡萄了。尤其是被霜打過後的山葡萄,味道絕佳。老媽蘭花總要趁閑去深山摘上許多,隻留下一點兒給孩子們吃,大半拿去鎮子上賣。
八一一路上都很興奮,沿途可以看到許多參天大樹,一看就是有些年頭了。最吸引她的還是路邊一排排高聳的白樺林,讓她想起樸樹那首好聽的歌《白樺林》。
八一正在哼著白樺林,忽然看見前方路旁一片開闊地上有一棵大榆樹,大榆樹粗壯的腰身直徑一米不止,樹枝上掛著許多紅布條,樹下還搭著石台。
“媽,那是幹什麼呀?”八一好奇地指著紅布條問道。
“這是有人認了老榆樹為幹媽,就在上麵栓了紅布條。”
“認樹當幹媽?”八一驚訝,還有這樣的操作?
“對啊,這個老榆樹可是有年頭了,上百年不止了,已經有了靈性,可以保佑體弱的小孩子,認了大榆樹做幹媽,就能健康長大了。”老媽蘭花摟著八一說。
八一晃著小腦袋,她可不信一棵大樹這麼神,能夠讓生病的小孩兒不藥而愈。
她們從輝發河村出發,一路向北,經過了十來個小山村才算是到了三道溝子。
三道溝子村可以說是四麵環山,隻有十幾戶人家,每家都隔得很遠,從這一家走到那一家都要下溝上嶺的。
村裏的土地很少有平坦的,大部分都是坡地。地裏種著玉米和大豆,玉米杆子有大半綠油油的,大豆的葉子有許多也是泛著綠。
“姥爺家怎麼住在這裏?”八一趴在馬車上,看著老爸慶連山牽著馬車艱難地走在崎嶇不平的山路上,心裏嘀咕著。“難怪自己從來都沒有來過,這目測走起來可不止五十裏地了,太陽剛出來就出發了,如今晌午都過去了才算走到家門口,來一趟可真不容易。”
棗紅馬脖子上的鈴鐺清脆地響著,在山坡上收割的農人紛紛直起腰看過來。
“這是上誰家去啊?”離的稍近一些的一個老漢拎著鐮刀高聲問道。
“大叔,我們去老蘭家。”老爸慶連山也大聲回答。
“哦,是去老蘭家啊,那還得再往前走,走到頭就看見了。”老漢說完彎腰繼續割玉米。
姥爺家在山路的盡頭,他家的房子是依山而建的,大門正對著山路,明顯是北開門。
這要是冬天刮起西北風來,屋門還能打開嗎?八一心裏擔憂著。
正在院子裏扒玉米的姥姥江桂蘭站起來,飛快地打開了木柵欄門,露出了慈愛的笑容。
“姥姥——”哥哥姐姐們齊聲叫道。
“哎——”姥姥江桂蘭笑眯眯地大聲應著。
八一從馬車上坐起來,探出光溜溜的小腦袋。
“哎呀,小老嘎達也來了?”姥姥江桂蘭看著八一叫道。
姥姥口裏的小老嘎達指的就是八一。
“姥姥——”八一坐起來叫道。
“哎——小老嘎達還記得姥姥呢?”姥姥江桂蘭滿臉驚喜,紮撒著雙手奔馬車而來。
八一咧嘴笑著,她還是在百天前,姥姥江桂蘭在慶家照顧她們娘倆,怎麼可能記得?不過是有著上一輩子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