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友過了正月十五就去出公差了,一直到二月底才回來,開回了一輛手扶拖拉機。

手扶拖拉機就停在供銷社院裏,村子裏的人都去看熱鬧。

這是村子裏的第一台“吃油”的機器。

“付友,你這個也叫拖拉機?”有人前後左右地看著問。“拖拉機不是履帶嗎?”

“這個叫手扶拖拉機,特別好開,可以在公路上隨便跑。”付友回答。“而且呢,車輪可以換成耙地的,這是小型拖拉機,挺省油的。”

“花了不少錢吧?”大家還是最關心這個問題。

“就一個車頭沒多少錢,一千多塊錢。我又配了車鬥和犁杖花了兩千多塊錢。”付友回答。

“哇!要這麼多錢?買不起,買不起······”眾人發出驚歎。

要知道這時候村裏人家裏有個三五百的存款,都是好不錯的人家了,一千塊錢對他們來說簡直是天文數字。

“我也沒有這麼多錢,都是我和連山兩人東拚西湊的。”付友趕緊解釋道,“這不是包了兩晌地,我又要在供銷社上班,沒有多少時間,連山也是,不能讓人家李老三吃虧啊,就想著買輛拖拉機,到時候翻地,收割都能快點嘛。”

“倒也是。”眾人點頭,他們背後可是沒少議論,說付友想要占李老三和慶連山的便宜,人家慶連山雖然上班,但是家裏的媳婦能幹啊,可能頂上一個男勞力了,還有個小舅子在這兒幫著幹活。

現在,看到了這輛手扶拖拉機,大家又開始酸起李老三了。

“老三啊,這回你可輕鬆了,能開上小鐵牛了,多神氣,媳婦馬上就會有了。”大家對坐在拖拉機上的李老三調侃道。

李老三扶著拖拉機扶手,對大家的調侃毫不在意,喜滋滋地說:“這玩意兒好啊,不用喂草不用喂料的,加上油就跑,多省事兒。”

“可是現在柴油也不好弄,沒有油本人家也不賣給你。”有明白人說。

“這個麼,我已經給上麵打過報告了,以後供銷社進貨就用我的拖拉機,上麵給我辦了油本,自己花的那部分自己掏錢,公家用時可以報銷。”付友從懷裏掏出一個藍皮小本子,裏麵夾著柴油票據。

八一湊上前去看,付友叔叔放低讓她看,一張薄薄的紙票,上麵印著五十公斤柴油。

她覺得很好玩兒,這時候不論買什麼都需要用票據,八一還看到老爸慶連山拿回家裏過糞票呢,上麵寫著:按月取糞,過月作廢。

圍觀的人開始一股腦地吹捧起付友叔叔:

“不愧是當過兵的人,想的就是周到。”

“那是了,人家在部隊時還得過軍功章,不然怎麼會分到供銷部門呢?”

“供銷部門可是好職業啊。”

“可不是咋地,風吹不著雨打不著的,還總能買到緊俏貨。”

“人家全靠自己的本事,咱們沒本事,隻能羨慕了。”·······

八一和三姐慶文真吃著大白兔奶糖,站在供銷社院子裏聽著眾人的議論,心裏想著,等到改革開放後,將來有一天,供銷社也會退出曆史舞台,無數個個人小賣店取而代之。

大姐慶文革和大哥慶文吉站在手扶拖拉機的車鬥裏,興奮地不行,脖子揚得高高的,一旁的同學都羨慕得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