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軒道:“我把一個叫風聲碑的照明之寶送給一個小女孩了?”
紫禾長老不願說孩子胡思亂想,隻溫柔地撫摸脊軒腦袋道:“你們這些孩子,盡丟三落四!你從夢中醒過來那東西就不見了?”
脊軒皺眉思索片刻,老老實實回答:“應該是,我兩天後發現風聲碑消失了。”
“兩天後發現的?那你到這兩天裏去過的地方好好找找!”
“長老,我都找過了。“脊軒認真道,”我‘天啟’後就累……倒了,在床上睡了兩天,今早醒來找風聲碑怎麼也找不到。我是在‘天啟’時做夢給她的。“
紫禾被逗笑了:“天啟時?”
脊軒點頭道:“嗯,我當時坐在鼎中,就沉入夢裏……”
紫禾雖然篤定這是孩子的幻想,但最終還是給了建議:“我記得學院有本叫《九華天啟錄》的書頗為著名,裏麵記錄著一些關於天啟的秘辛,就在文淵閣中典藏。不過你現在也看不懂,等長大一些去讀讀吧!”
話音剛落,脊軒躬身道謝,謝完就拔腿朝文淵閣而去。
文淵閣即學院的藏書閣,坐落在大殿的第七層。偌大的地方,到處是典藏的古籍。
紫禾低估了孩子的智慧,脊軒在其他方麵或許少有過人之處,可論到讀古書,識古字,卻因為從小受妙筆丹青脊臨塵的熏染,比同齡孩子卻強得多。縱然他看不懂那《九華天啟錄》,可是還有父親在!
脊軒初入文淵閣,著實被眼前景嚇了一跳,放眼過去,亭台樓閣,回廊水榭,四處漂浮著書架。仰頭望去,五六丈高的地方,才是殿頂。穹頂上繪著雲霞紅日,感覺和露天一般。
十二殿宇坐落在回廊一側,回廊另一側是片片荷塘,許多弟子坐在荷塘邊捧著書讀,許多人掩卷之後,隨手將書一扔,那書就自動飛往書架,隨處可見大大小小的啟蓮獸慢吞吞的踱步。
啟蓮獸長著長長的胡須,頭頂生出華蓋一般的圓葉為其遮陽擋雨,很像夏日水塘中的荷葉。
這種獸很懶,最是懶得攀爬,但不巧的是,它們卻偏偏以樹上果葉為食。有人在的地方,這些啟蓮獸就幹脆張著嘴不動,等著人摘葉子喂它們。因此古時有人稱它們“乞憐獸”,久而久之,便成了這種獸的名字。
這種獸雖然懶,卻擁有過目不忘的驚人的記憶力,凡是給它們看過一遍的東西,無論過多久,都不會忘記,脊軒家中就養著兩隻小獸管理書籍,每日它們懶洋洋趴在棋盤上曬太陽,等著脊軒喂食。
兩千年前,一位名叫宇文童的人,養了一隻乞憐獸做了自己的伴生獸,並從它那裏習得那種過目不忘的天賦。據傳他成就此術後讀書十萬卷,本本倒背如流,最終將之融會貫通,成為一代宗師。自他成就宗師之日起,“乞憐獸”就更名為“啟蓮獸”……
脊軒沿著回廊走,邊走邊細看廊側的殿名,第一個小殿牌匾上寫著“武境”,第二個叫“幻海”,以後依次是“凝丹”、“玄堰”、“神樂”、“六域”……十二個殿並排而立,一路走到長廊盡頭,脊軒也沒看到“天啟”。
轉過長廊,過了小重門,是一座花樓,裏麵擺些武器,武器旁雕著石刻,其上記錄著用過該武器的著名人物。
轉了一圈,脊軒有些暈頭轉向,眼瞅著文淵閣的遼闊,不知那《九華天啟錄》從何找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