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擎天之柱(1 / 2)

高順滿意的觀察著每個人的表情,包括郭嘉和荀攸,連郭嘉都一臉沉思,斂去了平日的放浪姿態,荀彧等人的觸動就更不用說了,嶽飛的這首詞流傳千古,抗戰的時候都被拿出來激勵中華兒女,此時拿出來,自然有不同凡響的效果!

“字字珠璣,字字珠璣啊!”回味了半晌,陳諶才感歎道!

陳諶此言一出,其他人也深有同感的一起點頭,似乎還沉浸在方才的意境中不能自拔,各自都有不同觸動!

“元溯此作道盡天下英傑胸中惆悵之氣,又不乏報國忠心,可謂氣吞山河,蕩氣回腸,吾等甘拜下風!”荀彧此時也開口說道!

高順急忙紅著臉向大家行禮,雖然這些人肯定無法知道嶽飛是誰,但讀書半吊子的高順還是有些心虛的,借助後代先賢的佳作為自己充當門麵,這可是他的優勢資源之一,自然不敢胡亂揮霍,萬一哪天自己能響起的詩歌都用完了,難道還要用流行歌來充數?

“孝先!”陳諶沉靜了一下,突然對身旁一個白麵小生說道:“吾觀元溯有治國安邦之才,如今漢室傾頹,朝廷昏暗,能力挽狂瀾者,唯元溯而已,吾常與你言道賢臣擇主而事,今明公在前,汝不必猶豫!”

孝先乃是陳諶子陳忠的字,高順見陳諶一下子就將自己的公子推薦給自己,不由心中暗爽,且不論陳忠本事如何,但是這個標杆,就能招來不少可用之才,無論哪個時代,追星永遠都不會過時!

高順假意謙虛了一番,陳諶執意將其子交於自己,又讓陳忠平日多向高順和荀彧學習,心滿意足的離開了,臨出門言道:“漢室不幸,天下豪傑並起,元溯乃大漢擎天之柱,爾等擇主而事,方能一展才華!”邊走邊道:“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勸誡之意溢於言表!

“文長,吾攜高大人前來書院,乃選納賢才耳!”荀彧此時站起來趁火打鐵,對陳群說道:“吾知文長有治國之才,特來邀請,若諸位願與吾等共扶漢室,建功立業,不妨前往並州,一展雄才!”

陳群知荀彧欲往並州,他對荀彧十分尊崇,早已動心,此時又見叔父認可,荀彧邀請,便一口答應,與高順見過禮後便和荀彧、郭嘉、荀攸等人共同當起了說客,勸說現場其他幾人共同前往並州!

加上高順發布的招賢令,這些人對並州有了更深的了解,經過一番討論,共有五人一同隨高順出發,著實令高順欣喜不已,其中杜襲和趙儼兩人與辛毗、陳群並稱潁川四大名士,肯定有一些本事,繁欽與趙儼、杜襲相交甚厚,也一同前往,其餘兩人都是陳諶的弟子。

滿載而歸的高順帶著燦爛的笑容攜帶一群名士出了太丘學院的大門,剛出門便見有三人結伴而來,高順心中高興,並未注意,卻聽一人喊道:“莫非是並州高順高元溯乎?”

高順站住扭頭看去,卻見是一位國字臉的文士正在向他抱拳行禮,似乎有點麵熟,一時沒想起來,便道:“正是在下,不知先生如何稱呼?”

那人便近前笑道:“昔日中牟於在下有過救命之恩,可還記得單福?”

“原來是你!”高順大笑道:“怪不得似曾相識,先生當年俠客裝扮,身背長劍,如今卻是儒雅之相,恕順眼拙了!”徐庶果然跑到潁川來學本事了!

“唉,昔日與恩人僅一麵之緣,未敢透露姓名,當真慚愧!”徐庶歎口氣又對高順行了個禮:“吾本命姓徐名庶,字元直!因羞於恩人相見,當夜便不辭而別,後打聽得恩人乃陷陣營統領高將軍,時刻銘記在心!遵恩人之言棄武從文,來至潁川,本待他日學成再報大恩,不想卻今日遇見,奈何學業未成,恨不能以身相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