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戰事(1 / 3)

同時,北邊,北方民族見大梁發生了災害,以為有機可趁,借機起兵,向大梁打來……

百裏尋看到那一封封加急的奏折感到十分惱火,這北方民族怎麼總是喜歡在別人忙的時候湊熱鬧,中原一發生什麼事就要打過來,就不能講點武德嗎?!!

好在政令下發下去後,一時間有許多人捐糧,捐財,不然她都不知道那個連牆皮都快被扣完的國庫還能不能給戰士們送上食物……

百裏尋看到下首的李將軍和景煜,心中稍微定了定。將麵前的奏折遞給徐公公,示意他遞給下麵兩位大臣。

景煜和李將軍看到這份奏折後都麵露難色。

“這些少數民族真是牆頭草,想曾經大梁國力強盛之時,兩國私交甚密。而如今隻是麵臨災害而已,他竟如此趁虛而入,讓我朝邊境不安。”

“我這次就是我想你們商量此事,該如何應對?”百裏尋歎了口氣,道明了叫他們前來的用意。

景煜思考良久,道“戰爭之事勞民傷財,如今我國還未完全會恢複。不能與其進行長時間的作戰,而他們便是吃準了這點。”

百裏尋揉了揉眉心“此事朕也知道,但這戰爭的性質終究難以避免。”

過了一會兒,景煜緊皺的眉頭慢慢的鬆下來,道“這戰爭終究難以避免,與其坐以待斃,不如主動出擊。趁其不備,攻其要害。”

那一晚禦書房燈火通明。看似與往常般平靜的夜晚,卻用那濃濃的黑暗給了這三人極大的壓力。

翌日清晨,李將軍和景煜便帶著士兵悄悄地離開了城郊,奔向邊境。

此事不宜聲張,就連糧草都是百裏尋用暗折八百裏加急,送到附近的府縣叫準備的。

上朝之時,百裏尋擔心走漏風聲,向眾大臣說李將軍和景煜被派去探查民情,同時散出消息,大梁欲與北方民族進行議和,以求和平。

那天的朝廷之上,皇帝與大臣都在商量議和之事,似乎已經下定決心派使臣前往北方,用糧食和金錢來換取和平。

百裏尋以破釜沉舟之勢,將首都附近大部分的兵力都調了出去前往邊境進行支援。他在內心默默祈禱,戰爭勝利,國泰民安!

—————————————————————————

到達邊境在經過戰術商討和任務分配後,景煜和李將軍便帶領士兵進入了城內,如同村民一般在城裏度過了一晚。經過一晚的休整,士兵們精力充沛,加上他們保衛家人的信念,每個士兵都感覺自己身體裏充滿了力量。但無奈於將領的指示,他們在第二天白日裏隻能繼續躺在床板上,閉上眼睛,強迫自己睡覺。隻有在飯點,他們才從床板上下來,吃完飯後也不出去,扭頭接著到床板上,閉眼,睡覺。大家的動作

出奇一致,如同被上了程序一樣,沒有大作出程序之外的事情。

但是,隻有那些士兵們知道,他們在幹什麼,他們要幹什麼。他們都在為今夜的突襲做準備,希望這一戰大獲全勝。

在士兵進城的當晚,景煜和李將軍便分為兩路,景煜去告訴當地駐守的將軍,告訴他,明日要如同往常一般,但應盡量減少衝突發生,並且讓當地駐守的士兵盡可能多地休息,與剛到的士兵一般,準備偷襲。

當地駐守的蘇將軍看到景煜的到來的到來,眼晴裏頓時散發出希望的光芒,自己在這裏苦苦堅守,卻聽到京城傳出皇帝要與那些敵人議和的消息,更有甚者說兩朝都已問對方派出使臣,可他對麵的那些人都仍舊對他大梁虎視眈眈,時不時地來進犯。

眼下景煜的到來,使說明皇帝要依靠武將,依靠武力來解決此事,不得不說,這是對他這些時日來努力的肯定,也是皇帝堅守國土的決心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