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孫皇後笑吟吟的說道:“怎麼長安你就這麼有信心,我們家可是有很大的一個地方用來裝錢。就怕你小子賺的那點錢裝不滿!”
劉長安不屑地翻個白眼說道:“地方大?能有多大?”
長孫皇後說道:“很大很大的!”
劉長安用一種極度不滿和嫌棄的語氣說道:“你們倒好,有地方可以裝錢。我們桃花村可就慘了,要是按照這個酒樓的賺錢速度那可真的是日進鬥金。我隻能將那些錢全部變成村子裏麵的建築物和糧食了,不要看酒樓的賺錢速度很快。可是釀酒需要的材料也是很多的,尤其是糧食。”
李世民沉聲問道:“既然那個酒那麼消耗糧食,你為什麼還要堅持釀酒。”
劉長安以柔和的語調,地對李老板說道:“你作為一位經驗豐富的商人,你應該非常清楚商人的本質是什麼。那就是唯利是圖,追求利益最大化。試想一下,如果長安城能夠有一家或者幾家作坊,他們需要大量的糧食來滿足生產需求,那會是怎樣的一種情況呢?”
李世民不置可否地回答道:“商人會源源不斷地將糧食送到長安來,可是這和商人的本質有什麼關係。”
劉長安輕輕地搖了搖頭,然後開口說道:“人們都說商人是逐利的生物,他們隻關心自己的利益。但是你有沒有仔細想過,我們現在大唐的糧食價格是多少錢一鬥?再看看我釀造的美酒,我售賣一斤的價格又是多少?”
李世民搖搖頭說道:“這個我是真的不清楚,你說說我聽著。”
劉長安麵帶微笑地對李世民說道:“根據我的調查,現在長安的糧食價格大概是3到4文錢一鬥。為了方便計算,我暫且將這個價格定為五文錢一鬥吧!而在我的酒坊,我們每出100斤酒大概需要用到33鬥糧食。”
劉長安繼續解釋道:“當然,這裏需要注意的是,酒的類型不同,出酒的數量也會有所差異。比如前幾天我們釀造的那些酒,出酒率大約在50%。而我們的定價策略是每斤3貫錢。那麼,33鬥糧食折價後的價格就是165文錢。這些糧食經過加工變成了酒之後,其價值直接飆升到了300貫錢。”
劉長安用手指比劃了一下,繼續說道:“大家可以看到,這裏麵的比例是非常驚人的。從165文錢到300貫錢,大致就是1818倍!這就是我們酒坊的獨特魅力所在!”
“然而,錢並不能讓我一個人獨占。我拿著1818倍的差額去除人工工資後,仍然有1500倍的差額。這些錢如果隻是閑置著,沒有任何實際用途,那就無法帶動周邊村民的生活改善。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我們需要讓這些錢動起來,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我們可以尋找一些工匠和絲綢店、采買我們需要的服務或者商品。我們可以利用釀酒賺到的錢來支付工人的工資、是不是就可以帶動經濟的發展。”
“當桃花村百姓的生活條件好了以後,他們勢必需要更多的東西,比如在長安城買房子等等,這些都可以養活一大群人!”
長孫皇後的內心也充滿了驚訝。她完全無法理解,一個原本使用要165文錢的原料,在瞬間竟然價值飆升了1818倍。這簡直就像是在搶錢一樣!
杜如晦心中也是驚奇,但是心中還是隱隱感覺到有什麼東西不對勁。
杜如晦沉聲問道:“長安你這個酒的利潤可真的是暴利啊!”
劉長安反駁道:“什麼是暴利嘛!難道這些酒售賣不需要交稅賦嗎?我記得酒的稅賦應該是45%,就像是每賺1貫錢就要給朝廷交450文錢的稅賦啊!我能剩下的也就550文,還要跟你們6:4開,我能賺的已經很少了,也就330文了!我這筆生意可是虧死了!”
李世民、長孫無垢對視一眼,他們都沒有想到劉長安對於稅賦還有這樣的說辭。
大唐初期的稅賦,征收最多的就是農稅、征商稅出現的機率並不高。
而關市稅,一般是針對商人入關或是入市時才需要繳納的費用,最常見的是集市活動。
隻有在交納關市稅的情況下,才可以進入到集市當中進行交易。
李世民對劉長安說的這個話題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
他的眼睛閃爍著好奇的光芒,臉上始終掛著一絲微笑。
李世民輕輕地問道:“長安你說的那個酒稅,到底是怎麼回事?”
劉長安語氣低沉的說道:“白酒是從糧食變成的,也就是糧食升值了。首先要交的叫做增值稅,稅率為13%也就是每銷售100文錢的酒要給朝廷交13文錢的稅賦。其次是白酒消費稅,即白酒價格的20%。也就是每賣出1貫錢裏麵有200文錢要交給朝廷。最後是附加稅,也就是增值稅加消費稅總額的12%這些稅賦加起來不就是45%嗎?”
李世民聽到這裏,內心激動不已,哪裏還坐得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