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長安站起身,神態沉穩而堅定。

他目光堅定地注視著眼前的李世民,聲音中透露出無比的自信和決心。劉長安沉穩無比的說道:“陛下若是真的有心,決定開啟盛世大唐的話,我劉長安願意為此略盡綿薄之力。”

“我想要讓長安二字成為這個時代的代稱!”

“因為我也叫長安!”劉長安的聲音中帶著一絲自嘲和幽默。

李世民激動地說道:“好一個盛世大唐!長安你能有此一說,想必心中已經有了規劃了吧?”

劉長安繼續笑著說道:“陛下!那一次盛世來臨之前,無不都是經過多代人努力!這還真不是一朝一夕能夠辦到的,況且這個事情也不是我一個人能夠辦得到的!”

“長安希望,大唐上下能夠萬眾一心共同完成這個夢想!這盛世來臨之前需要滿朝文武共同努力,這不是我劉長安一人的事情。”

李淵和李世民,互相對視一眼,他們的目光交彙在一起,仿佛在無聲的交流中達成了某種默契。

李世民首先打破了沉默,他深深地看了李世民一眼,然後開口說道:“好!這個事情我們從長計議,但是你剛剛說的重啟絲路的事情。老頭子我認為可行!到時候有問題,你小子可不要藏著掖著!”

劉長安一臉笑容地說道:“陛下,隻要是與這件事情有關的事情,長安一定會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地告訴您!但是在此之前,長安要提醒陛下,長安最近前往突厥時,發現了一些令人震驚的情況!”

杜如晦緊張地問道:“楚王殿下,難道突厥已經決定再次對我大唐發動戰爭嗎?”

劉長安搖搖頭說道:“這個情況跟我們和突厥的戰事無關,長安是發現了從草原到長安有發生蝗災的可能!”

長孫無忌立刻驚訝地問道:“什麼?可能發生蝗災嗎?可是為什麼到現在,我們大唐的官員都沒有發現任何異常之處?”

劉長安的眼神凝重,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氣,然後緩緩地解釋道:“國舅爺,這是因為蝗災的發生往往具有隱蔽性和突發性。在草原上,蝗蟲繁殖迅速,它們可能在短短的時間內形成大規模的群落。當它們遷徙到新的地區時,會攜帶著大量的繁殖體,給當地帶來巨大的生態災難。”

長孫無忌皺起了眉頭,他感到事態的嚴重性。

他繼續追問道:“那長安是如何發現這個可能的呢?有沒有什麼線索?”

劉長安點了點頭,他從袖中取出一份卷軸,遞給了長孫無忌。長孫無忌接過卷軸,打開一看,上麵密密麻麻地記錄著各種關於蝗蟲的信息和觀察結果。

劉長安繼續說道:“國舅爺,我們都知道曆朝曆代在蝗災發生後才進行一係列的幹預措施。但是,您有沒有聽說過有哪個朝代在蝗災發生之前,就已經采取了預防措施呢?”

杜如晦疑惑地問道:“楚王殿下,你到底發現了什麼樣的異常狀況?”

“我自草原歸來,一路上每到一處都會仔細查看蝗蟲的多寡。草原最多,朔方城次之、長安周邊基本沒有蝗蟲的蹤跡。現在已經到了初秋,蝗蟲不會熬過冬季。都是它們的卵會在來年春天孵化,按照我看到的密集程度。一旦草原上的食物被這些蝗蟲吃完之後,勢必會一路南下。”

“我相信各位對於蝗蟲的成蟲一定都見過,那玩意兒可是有翅膀的。如果蝗蟲群在順風的情況下,會很快抵達長安周邊!”劉長安補充說道。

李世民聞言大驚失色的問道:“長安!你的推測可有依據?”

李世民坐在龍椅上,聽到這個消息後,他的臉色瞬間變得蒼白如紙。

他的眼中閃爍著震驚和不安的光芒,他的手不自主地握緊了龍椅的扶手,仿佛在尋求一種支撐。

他的神情緊緊地盯著劉長安,期待著他的回答。

劉長安淡然地回答道:“陛下,我剛剛都已經明確指出了那隻是一個推測。至於這個推測的依據和憑證,長安暫時還沒有!然而,陛下可以考慮派遣一些官員去各地仔細觀察蝗蟲的數量,比較今年的數量是否與往年相比有了一些異常的變化?”

“陛下現在可以做的就是,趕緊想辦法看如何防、治,明年將要發生的蝗災!而不是在這裏糾結我帶來這個消息的可可靠性!”劉長安很是光棍地說道。

李世民惡狠狠地說道:“以往發生蝗災,基本都是眼睜睜看著它們飛過。沒有任何辦法可言!你說的防治,朕還真的沒有辦法!”

劉長安不解地問道:“難道任憑這些東西糟踐百姓的血汗嗎?難道真的朝廷不做出任何挽救措施嗎?”

李世民身心俱疲地說道:“長安你有所不知,那蝗蟲在百姓心中號稱蝗神!迄今為止沒有任何一個王朝,敢於對這樣的神明動手!再說發生蝗災是天罰,是上天懲罰君主不仁,治國不力的!”

“所以陛下是準備不作為了?任憑蝗蟲糟踐糧食、任憑百姓因此受災嗎?”劉長安惡狠狠地問道。

李世民無奈地說道:“朕也想治理好這個國家,隻是麵對天罰朕真的無能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