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長安看著李泰那懵逼的模樣,嘴角上的笑意更加濃鬱了。
李麗質這個時候軟軟糯糯的出聲問道:“長安哥哥,這個事情到底能有什麼樣的意義?麗質不清楚,長安哥哥可以告訴我嗎?”
李麗質的聲音輕柔而細膩,如同春風拂過的花瓣般溫柔。她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迷茫和好奇,似乎對這個問題的答案充滿了期待。
李麗質的小眉頭微微皺起,顯得有些困惑,但又不失優雅和端莊。
劉長安臉上掛著溫和的笑容,他輕輕地開口說道:“你們不要小看這個看似微不足道的燒火過程,實際上它所蘊含的哲理和智慧是非常大的。”
劉長安的目光在眾人麵前掃過,然後緩緩地聚焦到李麗質身上,帶著鼓勵的微笑繼續說道:“我來問你們一個問題,你們有沒有想過,為什麼在我們剛開始引火的時候,需要使用細小的秸稈呢?但是當我們燃燒木材的時候,卻不再使用秸稈了呢?你們知道這其中的原因嗎?”
劉長安的聲音充滿了誘導和啟發,他用一種平和而耐心的語氣問道。
這個問題似乎簡單,但實際上卻隱藏著深深的哲理和生活的智慧。
李麗質搖搖頭說道:“麗質不清楚!”
劉長安並沒有打算繼續保留懸念,他直接解釋道:“在剛開始引火的時候,之所以選擇使用秸稈的原因在於它的易燃性。大家都知道,秸稈是一種非常易於燃燒的物質,它能夠在瞬間產生大量的熱能和火焰。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在引燃木材之前需要先用秸稈進行初步燃燒。”
劉長安又補充道:“然而,當木材開始燃燒之後,秸稈的作用就變得有些雞肋了。因為木材已經能夠自行產生足夠的熱量,不需要再依賴秸稈的燃燒來提供熱量。這時候,秸稈就顯得有些多餘了。”
劉長安接著總結道:“這其實是物盡其用的一個很好的例子。每一種物品都有其自身的特性和用途,我們需要根據這些特性和用途來合理地分配它們。就像在燒火的過程中,我們需要先使用秸稈來幫助點燃木材,然後再讓木材自己燃燒起來。這樣,我們就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揮出每種物品的作用。”
“這個道理同樣適用於治理國家。一個國家就像一個大家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角色和職責。我們需要根據每個人的特點和能力,合理地分配他們的工作,讓他們能夠發揮出最大的作用。燒火是如此,治理家國亦是如此!聽明白了嗎?”
李泰恍然大悟地說道:“長安哥哥,我知道了!謝謝長安哥哥!”
劉長安笑著搖搖頭說道:“其實對於剛剛的那句話,三人行,必有吾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擇其不善者而改之。還有另外一種解釋,但是這個解釋不能廣泛流傳開來!你們自己心中清楚就可以了!”
李泰、李麗質都是目光炯炯地看著劉長安,期待著他的解釋。
劉長安笑著說道:“這種解釋隻是針對於掌權者、皇家!他的解釋是,三個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為我的軍師。我選取其中優秀的使他跟隨於我,有缺點的改正後再跟隨於我!”
李泰聽到長安的解釋後,他的雙眼瞪得如同兩顆明亮的星星一樣,充滿了驚訝和不解。
李泰忍不住開口說道:“長安哥哥,你的這個解釋好像有點不太妥當。這跟我們平時學習的知識體係完全不一樣啊!”
李泰的聲音中透露出一絲困惑和疑慮,顯然對長安的解釋感到有些難以接受。在他的眼中,劉長安的解答似乎與他們一直以來所學的東西相悖,讓他感到有些迷茫和不知所措。
劉長安不屑地說道:“難道書上說的一定都對嗎?還不都是言傳身教流傳下來的,再說這樣的釋義怎麼可能廣泛流傳開來?我剛剛不是說了嗎?這種解釋隻是針對於掌權者、皇家!這是一種態度也是一種風骨,現在你們還不知道這種解釋的對錯。”
“我剛剛不是和你說過嗎?隻有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你們可以在以後的生活中自己慢慢體會,正確與否我們先不論、你們自己體會!”劉長安笑著說道
李泰疑惑地看著劉長安,出聲問道:“長安哥哥,我知道了!對於這個解釋,我會慢慢體會的!”
劉長安笑著說道:“現在我們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將蔗糖製作出來,隻有做出來以後我們才可以將蜜蜂引入楚王府!”
李泰此時仿佛受到了一股無盡的力量的鼓舞,他的臉上充滿了堅定和專注。
李泰的雙手熟練地在灶膛裏不停地加柴禾,火光在他汗水淋漓的臉龐上映出一種獨特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