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觀三年十二月十八日,是一個充滿吉祥和喜慶的日子。這一天,宜成親、出行、打掃、房屋清潔、動土、安床和祭祀。
而這一天更是劉長安小舅舅周泓毅,迎娶孔穎達孫女孔娉婷的大日子!
周府早已被大紅的綢緞,裝點得充滿了喜慶的氛圍。
劉長安與張瀾、周泓然、秦紅棉、弘兒、周希瓊以及老祖母等親都齊聚周府,共同期盼著這一時刻的到來。
周泓毅的這場婚禮完全遵循傳統習慣,包括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和親迎等環節,形成了完整的形式“六禮”。
在古代的婚禮被稱為“昏禮”,與後世所謂的“婚禮”有所不同。《禮記昏義》中有雲:“昏禮者,禮之本也!”這句話道出了婚禮在古代社會的重要性和地位。
至於為什麼將婚禮稱為“昏禮”,原因在於唐代及以前的習慣成親的時候通常選擇在黃昏時分舉行。
古人認為黃昏時陽氣開始下降,陰氣逐漸上升,因此在這個時刻舉辦婚禮被認為是最為吉利的。漢代時期的《說文解字》中對“昏”的解釋是:娶婦以昏時,婦人屬陰,所以稱之為婚!
與忙碌的眾人不同的是,劉長安此刻正抱著十分興奮的筱筱,將她緊緊地約束起來、要不然小丫頭跑來跑去,很是礙事、也相當危險。
今天周宅裏麵隻有周泓毅最大,其他人也隻是陪襯而已。原因無他,因為今天周泓毅是新郎官!
此刻周府裏麵眾人都穿著嶄新且精美異常的衣物,他們相互交談著,笑語盈盈,庭院裏麵充滿著喜慶和期待。
隨著時間的流逝,申時即將到來(15:00-17:00)。
劉長安突然對著周泓毅出聲問道:“小舅舅,怎麼樣現在緊張嗎?這眼看著時間就要到申時了,你是不是已經準備好了?”
周泓毅此時要說不緊張的話,那完全是扯淡。作為新郎官,他肩負著周家眾人的期望心中早已是翻江倒海般的激動和緊張。
盡管此刻,周泓毅身著一襲華麗的紅色長袍,十分引人注目。然而,他的內心卻有一種強烈的想要逃離的衝動,這種情緒讓他感到十分不安。
周泓毅平時是一個相對內向的人,平日裏很少主動與他人交流。如果現在他被告知要製作一些新奇的東西,或許他會毫不猶豫地投入研究之中,甚至會連續三天不眠不休地專注於這個任務。
然而,當需要他與異性進行交流時,他卻會變得非常緊張和害羞,很容易就會把自己尷尬得滿臉通紅。
盡管從表麵上來看他此刻很是平靜,但實際上,周泓毅的手心已經開始冒汗了。雖然他的額頭上還沒有明顯的汗水,但也已經差不多了。此刻他的雙手緊握成拳,指甲幾乎要刺入肉裏。
周泓毅的身體微微顫抖著回答道:“長安啊,你覺得我現在是不是非常狼狽呢?我怎麼突然有了一種想要逃跑的衝動?”
劉長安聽到自己家舅舅的這句話後,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輕聲地說道:“二舅舅啊,你現在可是大唐的汝陽縣公!擁有從二品的爵位,放眼整個長安城,除了國公和親王之外,你也算是個有頭有臉的人物。怎麼娶個親一定要那麼緊張那?在說你跑了,我小舅媽怎麼辦?”
劉長安輕聲安慰道:“今天可是你和小舅媽的大喜之日,怎能如此膽怯?如果你真的感到不安的話,大可不必過於擔心。待會兒接親的時候,我陪你一起去,或許這樣你會感覺稍微安心一些?”
周泓毅聽到劉長安的話後,內心的緊張情緒暫時得到了緩解。他有些尷尬地笑了笑,說道:“長安啊,你這孩子就別取笑我了。你應該也知道,我這個當舅舅的平日裏很少外出,不擅長與人交往!如果不是今天是我成親的日子,我應該還在工坊和魏王一起改造東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