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大朝會,作為一種重要的宮廷禮儀活動,通常在元旦、冬至或其他重要節日舉行。這種盛大的儀式不具有任何教派意義,僅僅體現了皇帝對朝廷和百官的關懷與重視。
大朝會是一個綜合性的活動,其儀式流程、具體禮數以及用樂等級規格都有詳細規定。這些規定旨在彰顯皇帝的威嚴和朝廷的莊重,展現一個王朝的繁榮和輝煌。
據《大唐新定吉凶書儀》記載,在新春元正這一特殊日子裏,皇帝會頒布休沐令,讓百官放假七日。
根據規定,休沐的時間是從除夕前兩日開始,到正月初四結束。
當劉長安、筱筱、張瀾、鄭嫣然、蘇青然、趙淩兒和周希瓊幾人到達的時候,整個朝廷的文武百官基本已經到齊。
因為眾人目的地的不同,劉長安等人在太極宮之前分開。
劉長安進了太極殿、其餘眾人則在張瀾的帶領下向麗政殿走去。
在劉長安看來,這個所謂的大朝會多少有一點類似給李世民進行團拜的意思。這和後世元首元旦電視講話截然相反。
後世講的是新年的規劃,而大唐的大朝會則是大唐臣子、地方諸道對皇室、對李世民表忠心的會議。
劉長安對於這樣的會議感到有些乏味,他無聊地等待大朝會的結束,直到那一刻才深深地吐出一口濁氣。
劉長安環顧四周,看著身邊站立的眾人,心中不禁感慨萬千。
“這就是皇權的力量!簡直令人望而生畏!皇帝說什麼就是什麼,即便是錯誤的決策也被奉為真理!即使是正確的決策也可能被那些阿諛奉承之人曲解成錯誤!”
“對錯與否,完全在皇帝的一念之間!”
皇帝的意願是至高無上的,無論真相如何,都將成為最權威的解釋。
劉長安是一個深思熟慮的人,對於改變大唐當前的社會狀態並無太大興趣。
劉長安深知在皇權麵前,道理並不總是那麼重要。一旦你敢於挑戰皇權,那麼他會立刻讓你明白為什麼花兒為什麼紅?
劉長安可不傻,他不會像其他小說中所說的那樣作死。
明明自己享受著封建王朝帶來的一切紅利,可是偏偏想動搖皇權的根基、作死去推崇什麼君主立憲製。
劉長安之所以不朝著那個方向動手,最根本的原因在於皇帝李世民本身。
李世民身為大唐皇帝求,他求才若渴、知人善用更善於納諫。正是因為他具有這樣的品質使得他成為了一位卓越的君主,也為大唐盛世的繁榮和輝煌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劉長安與眾人一同步入宴會的場地,此刻這片區域已經彙聚了大量的人群。
熙熙攘攘的群臣在宴會場地內穿梭來往,熱鬧非凡。女眷們穿著華麗的服飾,臉上洋溢著喜悅的笑容,她們彼此之間交談著、分享著歡樂和喜悅。
宴會的會場是在皇宮之中自帶一種奢華而莊重的感覺。
一張張餐桌上擺滿了各種美味佳肴,香氣撲鼻,讓人垂涎欲滴。
劉長安輕鬆自如地找到了筱筱、張瀾、鄭嫣然、蘇青然、趙淩兒和周希瓊幾人圍坐的地方。
他們幾人聚在一起,歡聲笑語不絕於耳,氣氛相對融洽。
隨後,李世民、長孫皇後、李承乾、李泰、李格等人出現在了宴會現場。
隨著皇室成員的出現,代表著宴會正式開始。
這場宴會也被稱之為歲會,是李世民、長孫皇後和群臣及其家眷聯絡感情的主要手段之一。
在宴會的期間,筱筱、劉長安和周希瓊幾人,都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品嚐自己麵前的食物中。他們全然不顧及其他人的感受,更沒有絲毫做作的表現。
其實劉長安並非不想保持自己的風度和形象,而是李世民的大朝會實在是過於冗長了。
當朝會結束時,已經過了午時、劉長安早已經餓得前胸貼後背。
饑餓的感覺讓劉長安更加顧不上任何體麵和風度。此時他隻想盡快填飽肚子,以恢複體力。
正在劉長安大快朵頤,盡情享受美食之時,圓潤的小胖子李泰走到他的麵前,臉上洋溢著興奮的神情。
李泰用充滿熱情的聲音對劉長安說道:“長安哥哥,待會你有什麼事情要幹嗎?”聲音充滿了期待。
劉長安也注意到李泰的神情得異常,不禁好奇地抬起頭,快速將口中的食物咽下喉嚨後。
劉長安緩緩開口詢問道:“青雀怎麼了?你找我有什麼事情?為什麼你會這麼問?”
李泰滿臉的笑意地對長安說道:“長安哥哥,你知道嗎?自從我們從海上返回之後,其實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
“我實在不想再經曆上次從東都到長安這段難走的路程,我想著能不能夠將我們大唐現在正在使用的這些馬車改造一下。這幾天剛好已經改造完畢了,我想要長安哥哥去幫我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