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觀四年 ,十月初六。
劉長安如約早早來到太極宮甘露殿,今天是大唐第二場科舉殿試的日子。
此刻,李世民端坐在龍椅上,他的眼神炯炯有神,緊緊地盯著殿下的眾臣們。
李世民揮揮手,王德才會意,立刻宣召參加殿試的學子進入甘露殿前的廣場。
李世民麵色肅穆的看著堂下的眾臣說道:“眾卿,隨朕出殿。開始此次殿試!”
李世民話音落下後,就以龍行虎步的姿態走出了甘露殿。
李世民的每一步都顯得堅定而有力,仿佛每一步都在向世人展示他的皇權和權威。
李世民並沒有像後世常見的那些官員那樣,說出一些空洞無物、毫無實質內容的話來。
而是直接吩咐,即刻開始殿試。
隨著考題的下發,現場陷入了一片沉寂。
朝中眾臣都滿臉嚴肅地盯著現場這些人的殿試過程。
他們並不是故意擺出一副嚴肅的表情,而是因為這個場合實在讓他們無法不認真對待。
在殿試這個重要的時刻,似乎每個人都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和責任。這是生源們展示自己才華和智慧的機會,也是決定他們未來命運的時刻。
因此,無論是考生還是群臣,都情不自禁地沉浸在緊張的氛圍中。
甘露殿前廣場,考生們緊張地拿起筆,開始思考著如何回答這些棘手的問題。
他們的腦海中湧現出各種觀點和思路,眾人都努力尋找最佳的答案。
整個甘露殿前廣場上時間仿佛凝固了一樣,每個人都在全神貫注地參與著這場考試。
他們沒有一絲一毫的雜念或者分心……
反觀劉長安就跟這個沒事人一樣,他似乎對眼前的一切毫不在意,反而滿臉笑容地看著。
這並非因為他看到了什麼好笑的事情,而是因為他已經察覺到現場有很多人穿著山河學院的統一服裝的人。
尤其是他們現在那張稚嫩的臉,顯得和現場的一眾人格格不入。
李世民端坐在甘露殿前的椅子上,李世民端坐其上,身姿挺拔,顯得威嚴而自信。李世民的目光如炬、來回掃視著現場眾人。
然而,在這莊嚴肅穆的氛圍中,唯獨劉長安的笑容顯得格格不入。他站在人群中,臉上洋溢著燦爛的笑容,充滿了青春活力和朝氣蓬勃。
這種笑容與他身邊的其他臣子們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仿佛是一個異類。
李世民又怎麼會發現不了?
李世民倒是想要將這小子,喊到自己麵前來!
但是現在是考場,實在不容的有人來回走動,以避免驚動了這些考生,
李世民無奈地隻能將目光投向劉長安,用他那雙深邃的眼睛狠狠地瞪了他一眼。李世民的眼神中充滿了無法掩飾的怒火,仿佛在對劉長安說:“你小子正經一點,好不好?”
然而,劉長安卻似乎並未察覺到李世民的憤怒,他的臉上依然掛著那熟悉的笑容,仿佛這一切都與他無關。
劉長安那厚顏無恥和無所謂的態度,讓李世民的瞪視變得毫無效果。
直到2個時辰後,甘露殿前麵的眾人已經完成了答題。
杜如晦、房玄齡、孔韻達、顏師古等一眾大儒,已經開始閱卷……
約莫又過了小半個時辰,杜如晦、房玄齡、孔穎達、顏師古幾人確是臉上露出了為難之色。
幾人對視一眼,卻又全部搖了搖頭說道:“算了!還是讓陛下自己決斷去吧!”
房玄齡抱著整整一大摞試卷,火速來到了李世民麵前,麵帶愧疚的對著李世民說道。
“陛下此次參加殿試的生源一共1628人,臣等幾人一共遴選出來387人、供陛下遴選!”
李世民聽到房玄齡的話,臉上露出一絲怪異的笑容,老神在在說道:“這387人可都在殿上?”
房玄齡苦笑說道:“陛下,他們現在都還在殿外等候。”
李世民轉頭看向杜如晦說道:“拿開試卷上麵糊著的名字吧!讓朕看看到底是什麼人,讓你們如此難以抉擇?”
一炷香的時間後,王德才對著試卷上麵的名字開始喊人,讓還在殿外等待的生源靠近大殿方向。
隻是每當王德才喊出一個名字,李世民臉上的笑容就越發深入一分。
李世民的眼神中透露出的喜悅和愉悅之情,仿佛是對每個被提及的人的讚許和鼓勵。
劉長安、李泰、李格幾人臉上的笑容也愈發濃鬱。
突然!李世民在甘露殿裏麵放聲大笑起來,李世民笑了好久才春風得意的說道:“好了!德才!這名單已經念完了,傳朕旨意。除山河學院的那些生源外,其餘的87人全部進殿。朕要在這87裏麵挑選出20人,作為本次科舉的前二十名。”
李世民剛剛說完,魏征就跳了出來喊道:“陛下!不可!同樣是參加科舉,為什麼陛下對於山河學院的生源區別對待?”
李世民笑著回答道:“玄成!不要著急,朕就問你!長安城之外可有山河學院?山河學院的先生都是些什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