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李世民的話音落下,朝堂上的眾人再次陷入了呆滯之中。

他們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種難以置信的表情,仿佛被某種不可思議的事實所震撼。

眾人的呆滯並非無緣無故,因為劉長安的封號正是秦王。這個封號在大唐具有極其重要的象征意義,代表著權力和地位的巔峰。

然而,現在李承乾再次被封為秦王,這無疑給朝堂眾人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困惑和疑惑。

大唐怎麼能有兩個秦王呢?

這種情況在曆史上從未出現過,也沒有任何先例可循。

這是否意味著,大唐的格局將發生巨大的變化?

李世民這到底是要做哪樣呀?

難道是要拿劉長安開刀嗎?

李世民笑吟吟地看著堂下眾人,也不解釋。他的目光透露出一絲深意,仿佛在暗示著什麼。

杜如晦心中一動,立刻明白李世民的意思。

杜如晦作為李世民的親信和謀士,他對李世民的心思了如指掌。李世民此刻的表情和語氣,顯然是在暗示著什麼!

杜如晦微微一躬身,恭敬地說道:“陛下,請允許我宣讀第二份聖旨。”

李世民對著杜如晦繼續說道:“克明,宣讀第二份聖旨吧!要是朕現在再不宣讀,那有些人又要趁機搞事情了!”

杜如晦繼續拿起一份聖旨對著堂下眾人念到:“門下,大唐秦王劉長安。自貞觀元年起,一路輔佐太子承乾、魏王李泰、蜀王李格平定高句驪、新羅、百濟、吐穀渾、龜茲、吐火羅等諸多反叛勢力。”

“然自吐火羅遠征之後,秦王未有鬆懈,先後又為大唐立下不世界之功。未有半點放鬆,朕心甚慰!”

“特進劉長安為唐王,賜穿黑色四爪龍袍、稱孤。賜劉長安金萬兩、綾羅綢緞千匹!”

“賜九州群島、琉球為唐王永久封地!享封地一切權利!”

隨著杜如晦的聖旨宣讀完畢,劉長安以及滿朝文武都陷入了一片嘈雜。

李世民笑著擺手說道:“朕知道你們眾人,對朕這封賞賜感到不解。對於大唐而言,唐王這一封號,從來沒有過。但是這小子的功績,朕實在不知道應該怎麼封賞了。”

“所以朕隻能以大唐國號為其封號,封為唐王!朕希望這小子時時刻刻心中有大唐!自古以來黑色龍袍隻有秦漢時期帝王專用,此後其他帝王均為明黃色。”

“朕為了區別唐王、朕與太子服裝的區別,特賜其著四爪龍袍.”

聽到李世民的解釋,朝堂上的眾人都是陷入了沉思。

劉長安焦急地對著李世民躬身行禮說道:“父皇,就算是您封我為唐王。我也不能著龍袍呀!”

“都說三爪蟒、四爪蛟、五爪為龍。長安無心稱帝,我這要是穿上四爪龍袍、豈不是和稚奴弟弟身著的四爪蟒袍起了衝突?外人不知道,還以為我有不臣之心?”

李世民笑吟吟的看著劉長安說道:“你小子就不要自謙了,按照你這幾年來的功績。就算是在海外稱帝,又有何妨?有你在我大唐,是我大唐之幸!”

“剛剛朕也說了,你這黑色四爪龍袍和太子穿的四爪黃色蟒袍,有著根本的區別。除了圖案不同外,衣服的顏色也是一個極大的區別。在說我讓你穿的不是蟒袍而是龍袍,隻比朕少一爪而已。這已經是朕,能給予你的最大極限了!”

聽到李世民的話,劉長安直接說道:“父皇,關於封地的事情長安有意見。長安認為這些土地都是大唐的土地,要是父皇真的要將這些土地作為封地給我的話。長安隻願意接受琉球,長安願意在海上為大唐建一條防線、防止大唐遭受來自海上的威脅!”

李世民十分意外地瞥了劉長安一眼,再次開口說道:“你小子真的不願意要九州嗎?”

劉長安微微點頭,回答道:“我要那個地方幹什麼呢?剛剛我不是已經明確表示過,我對於稱王稱帝沒有任何興趣嗎?那種事情太累了。”

李世民凝視著劉長安此刻的表情,心中最後一絲疑慮完全消散。

李世民的目光掃視過朝堂下的眾人,聲音莊重地說道:“各位,剛剛長安的意思你們都已經聽到了。盡管他拒絕了朕的封賞,但我大唐絕對不能做出如此的事情!封賞就是封賞,你小子隻能接受!”

劉長安依舊堅持說道:“父皇,要不這樣吧!這九州、琉球的封地我接受,但是還請陛下代為管理。長安已經習慣現在的生活方式,有沒有這樣的封地我完全不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