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福林的小助手兩隻手抱在身前,小心翼翼的對季福林說道。
“沒關係,不著急,這才剛開始,我一會再發發微博,打打廣告,做做宣傳。”
季福林一副勝券在握的樣子。
“咚咚咚~”
“進!”
一個婀娜的身影邁著貓步緩緩而入:
“季老師,錢總買下了海北區所有公交站的廣告位,給你拉來了廣告投資商,讓你去攝影部拍定妝廣告!”
“好的好的,我馬上去!”
季福林收拾東西,整理了一下衣襟,快步向攝影部走去。
……
“兄弟快回來,兄弟快回來!”
“我等你兄弟快回來,兄弟快回來!!”
‘……’
這首主打說唱歌的節奏確實挺炸裂的,一些坐公交出門遊玩的旅客戴著耳機,腦袋還跟著節奏律動。
甚至還有一些外放的,以及將這首歌做成街舞背景音樂的。
各大短視頻自媒體也都用這首歌來找舞步節奏。
在這個流量為王的時代,《兄弟回來》這首歌還真能掀起一片浪花。
“我靠,哥們,你還唱這首無腦歌呢?”
海島市第一浴場。
一些流浪歌手早已駐紮在每一個沙灘商業位了。
一名聽眾聽這首歌真的聽膩了。
《兄弟回來》初聽確實是好聽,可聽多了,也就那樣,激不起自己內心當中的一點情感。
唱功全靠喊的感覺。
他拿出手機,掃描二維碼,點了一首他認為能夠碾壓《兄弟回來》的一首歌。
“《歸》!”
剛剛還比較炸裂的現場,突然變得抒情了起來。
“當當當當……”
溫柔且沉穩的歌曲前奏響起。
客人接過歌手的麥克,閉目,再睜開。
調整了一下自己的嗓音,找了一下唱這首歌應該流露出來的情感,跟著節奏,開口:
“你從國外回來咱就沒怎麼聊過,
一直都在忙著其實有好多話想說,
還沒來得及轉眼又要回去了兄弟,
你這一走又是幾年還真舍不得。
都是大老爺們兒,說的有點女人了,
又要離開了,你得惦記咱這哥幾個……
我好麵兒,有些話太囉嗦有點說不出口,
所以把它寫成一首祝福的歌兒……”
“……”
“這是什麼歌?”
“也是季福林新發的歌嗎?”
“好像不是……”
“我搜了一下,沒在榜單上看到啊。”
“你搜錯榜單了,這歌是在新銳榜上的。”
“新銳榜?就是新人寫的歌嘍?”
“我去,這新人很強大啊。”
“……”
剛剛那《兄弟回來》的洗腦節奏,瞬間被這位點歌客人的一首《歸》給完爆。
相比於一首歌當中不斷重複著的一句話,這種能夠唱出真情實感,代入感情,並且咬字清晰,字字珍貴的歌曲,當即高下立判。
“這歌好好聽啊,這真的是新人寫的歌嗎?”
“我靠,這特麼才叫說唱啊!”
“剛才那個什麼鬼東西!”
“歌名叫什麼來著,我也搜一下……”
“好像叫……《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