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人,夫人,明王榮清庭被俘叛國,獻出了大榮朝北關三座城池,陛下下旨令小將軍前去邊關收複失地,捉拿明王,押回京城受審,宣旨內侍已經出了皇城,朝將軍府來了。\\\"
一等女侍茉莉一改往日沉著冷靜的管家風範,得到消息的第一時間就急急忙忙地奔向內院稟告武威大將軍府的當家主母。
\\\"內侍何在?還有什麼消息\\\"池夫人正在後院看北關今早傳來的急信,一聽見茉莉的話,急忙放下手中還未看完的信站了起來。
\\\"約莫再有兩刻鍾也就到了。\\\"茉莉上前拿起信件,轉身扶住池夫人的手臂\\\"夫人,宮中還說早朝時北關的消息直接進了殿,大臣們爭論不休,進言明王作為皇子不可能反叛家國,此事隻能是大將軍叛國卻將罪名推在明王身上,若不立馬將大將軍和明王押回,大榮將會丟失更多城池,陛下大發雷霆,當朝就指派小將軍前去北關。\\\"
\\\"那陛下可有說將軍如何?\\\"池夫人一把抓住茉莉的手腕,眼光如炬。
\\\"並無其他消息啊,夫人,我們現在該如何是好啊。\\\"茉莉被牢牢抓住手腕,已有些哭腔。
\\\"今晨之前並無任何北關的消息傳來,突然在朝上爆發開,並且如此迅速地決定讓遙清前去,可見試探意味更多。\\\"
池夫人拿過茉莉手中的信,一目十行地看了起來。
\\\"茉莉,快,讓人去找小將軍。囑咐他先不要回府。\\\"池夫人一邊吩咐茉莉,一邊將信件燒掉。
堂堂將軍府,多少也有些自己的信息渠道,這急信是武威大將軍池雨從北關讓將軍府的線人送回,隻比傳到宮中的消息慢一天而已,也就是昨天下朝以後,陛下就已經知道北關發生的事,偏偏等到今天在早朝上由大臣說出。可見並無早朝上爭論的那般緊急。
\\\"將軍傳來的消息與朝上所言大相徑庭,此事必有蹊蹺,先拖住遙清,讓他萬不可回府,帶將軍府暗衛去北關先見著將軍,路上搜尋明王下落。陛下尋他不得最多先將將軍府的人下獄罷了,若是遙清直接帶兵去了北關,一切就都在人的掌控之中了。\\\"池夫人將暗衛令牌交予茉莉,便理理衣裙準備上前廳接旨。
茉莉深知這次將軍府凶多吉少,拜別池夫人後,眼含熱淚便從後門出去了。
\\\"池遙清並池府接旨……\\\"來宣旨的卻不是常見的內侍,也不是皇上身邊的公公,池夫人卻認得此人,是二皇子身邊的太監,園德,果然京中一切與二皇子有關。
\\\"內侍大人,我兒遙清去了兵部校場練兵,不在府中,臣婦代為接旨吧。\\\"
\\\"夫人,陛下讓奴才來給小將軍宣旨,小將軍既然不在府中,還請夫人打發人去請小將軍回來,奴才在府上等等就是了。\\\"說罷園德也不看池夫人的臉色,自顧自地坐下了。
\\\"內侍大人說的是,還請大人稍坐,我這就打發人去叫遙清回來。來人,給大人上茶。\\\"池夫人也坐下,又見門口下人給她比劃手勢,將軍府被包圍了。
池夫人心底歎了一口氣,隻願茉莉能將遙清攔住。
\\\"內侍大人,已將池小將軍帶到。\\\"進來一個侍衛,池夫人一聽,差點暈過去,又見迎麵走來的是一臉怒氣的池遙清,他本來就生的好看,劍眉星目,出身武將世家,一臉的正氣,又身材修長,裹在一身玄色暗紋箭袖衫裏,可見肌肉與力量十足,高高豎起來的長冠更顯的整個人精神十足。
池遙清走一步,別說後麵的茉莉要跟著跑起來才追得上,就是跟著他回來的侍衛也是加快步伐。
池夫人見兒子身邊並不是將軍府的侍衛,就明白二皇子也早就把人派去了校場,根本沒給機會讓茉莉攔住他。
\\\"臣池遙清接旨。\\\"池遙清扶著池夫人跪了下來。
\\\"聖上已點兵烏城軍,半路與平北將軍彙合,午後督戰使自會來請將軍出發,將軍趕著收拾吧。\\\"
\\\"母親,此事二皇子早有準備。還要把您作為人質。\\\"池遙清也沒什麼顧忌,隨手就將聖旨放在桌上,茉莉揩了揩眼淚,將聖旨抱在手上。
茉莉去尋池遙清時,剛把事情的來龍去脈告訴他,他隻來得及把暗衛令牌揣起來,二皇子府的侍衛就衝了進來。
因著池夫人還在將軍府,京中又未撕破臉,池遙清也不能直接跟侍衛動手,不然池家反叛的罪名也就坐實了。
池遙清本想著等兵部上朝的人回來後問問情況,可帶頭的侍衛明說宣旨太監就在將軍府等著他回去,所以才一臉怒氣的回了將軍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