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大道自然(2 / 2)

心外無物首先是要求練習者能夠做到空明,也就是讓整個內心世界處於空白的狀態,一般來說就要求練習者少接觸社會,否則難度就太大了,要消除的東西就太多了。

其次就是要求練習者能夠想象,而不是把現實世界的東西具象到內心世界裏。(我靠,怎麼變得像是盜夢了。其實這是同樣的道理。不要介意了)

如果能做到前麵的,那麼就能到高層了。

更高層的心外無物要求練習者把自己完全沉入內心世界以達到沒有對現實有任何感覺的地步,這是很危險的,因為要到達這個境界就和盜夢不一樣了,這個境界要求練習者對外界一切的現象全部排斥,包括被人打,被人虐待。。。。。。。而內心世界不能因為這些有任何反應。

就好像是做夢,有的人做夢是能感覺到外界的。你渴的話,你就可能在沙漠。想上廁所的話,就可能在夢裏有不同的反應(和諧)。

但是心外無物對這些也是有要求的,它要求練習者完全放棄外部意識,讓大腦來完全控製自己,而自己的主觀意識就沉到意識海裏去了。

在現代醫學發展起來之前,就有很多練習的高手練到這個境界的時候渴死或者餓死。(一般先渴死,餓死都到不了)

現在有了體外注射,體外攝入可以說安全性提升了不少。但是要記住,這隻是第三重境界,還有第四重,那就是當你完全沉進去之後你還要能夠出來。

否則,你一輩子都在床上躺著吧,俗稱植物人。

這裏醒來就沒有盜夢簡單了。

要知道盜夢裏最後那個第四重空間,也就和意識海最深差不多,如果不自己意識到的話,那麼是永遠出不去的。同時,盜夢裏隻要自殺就可以出去了,但是練習心外無物的人要這麼幹的話就全毀了,可以說自己建立的世界就崩了。所以他們要用更變態的方法出去。(我懷疑是飛升)

當你出來了,你的心外無物可以說就是大乘了,至於大乘有什麼用,廢話,主人公才練到第二重呢!

年輕人經過師父多年的苦心教育,終於是把內心世界給清空了,現在的他每天都會思考,如何創造。(這個不是單純的瞎說,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嚐試前麵兩重,這是可以實現的,第三重以後就算了吧,那是不符合心理學原理的。)

創造比清空絕對難得不止一點,這點年輕人可以說是深有感觸。自從三年前成功完成了第一重,知道今天,他的內心世界裏還處於空白的狀態。當然,一般內心世界什麼都沒有也就和白癡差不多了。但是心外無物就是這麼玄妙,它並不是把所有東西都清除了,而是把這些東西化為了無形的東西——法則。

所以要先塞東西進去然後清空才是練習心外無物。

年輕人還記得師父當年說的話“哦,你已經進入空明了?我看不一定,等你創造出了什麼你才明白什麼是空明,就這樣吧,去吃飯,今天馬爺爺來了,把酒都拿出來,我饞死那個家夥,叫他不能喝。”

想起馬爺爺,年輕人就隻能無語了。

師父是最喜歡請馬爺爺吃飯的,而且隻有在請馬爺爺吃飯的時候師父才會把家裏藏著的茅台,五糧液嘩嘩地全拿出來,大方的招呼馬爺爺喝。不過,每次這個時候馬爺爺的臉色就會很不好。因為馬爺爺是**,而**是禁酒的。

所以這樣的機會總是很少的,一年也見不到幾次馬爺爺,但是每次見到師父都會開心的找不到邊。。。老頑童嗎?

想到這裏,年輕人馬上在心中念叨,罪過,罪過,師父怎麼可能是那個呢?

(打到這裏是2888字,值得慶祝,新手總是有感慨的,注:這不是湊字數)

年輕人不知道在內心世界裏思考了多久,突地一下,他被拉回了現實。隻見外麵霓虹燈不停地閃爍著,車子前一個拄著拐杖的老頭正獨自一人站在高高的水泥台上。

“怎麼了?張師傅?”

“熄火了,到了。”

“到了嗎?這是那裏?”

“嗯,好像是南京吧。”

“那這個是?”年輕人指了指前麵的老爺爺。

“國父孫中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