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審核,內容修改中}
(3)本項目使用的檢驗、測量和試驗設備,按現行控製製度、規定及程序執行。
(4)物機部門負責遵循相關規定,對物資搬運和貯存進行檢查、監督、指導,特別是對那些易碎、易燃、易爆等物資的搬運和貯存,物資設備部要製定具體的操作要求,或親臨現場指導,發現不合格項及時進行糾正。物資管理人員應分別負責進庫(工地、現場)的原材料、成品、半成品和物資的搬運、儲存工作;搬運、儲存人員應熟悉搬運、儲存和保管保養的要求,必要時要先加以培訓,確保在搬運、儲存過程中,使物資不受損失或降低其質量性能。
(5)每項工程開工前,項目部必須針對工程特點,按照相關製度要求,做好各類施工人員的技術培訓,組織員工學習規範、規程、驗收和操作技術,特種工必須持證上崗。
施工前,必須向員工進行技術交底(交任務、交施工方法、交質量標準)。施工中,進行“四新”(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新設備)成果的技術培訓和推廣,提高工程質量的科技含量。
(6)工程部要協同物機部對進入現場的產品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標識檢查,檢查標識的內容是否正確、真實、齊全,發現問題,及時糾正,並跟蹤驗證,填寫好標識檢查記錄。
(7)為實現產品的可追溯性,工程部要對各種檢查證、試驗資料及產品出廠合格證進行詳細的檢查、核對。特別是鋼筋爐號、水泥編號和各自的生產日期要相互一致。在檢查中。發現問題要一查到底,直到徹底糾正為止,並作好可追溯的檢查記錄。
(8)項目經理部按權限負責施工過程中因分項工程、分項工程的某一工序或成品、半成品不合格所構成的一般質量事故的評審、處置以及對落實情況的跟蹤驗證;負責“質量問題糾正與預防措施”的製定。
(9)項目經理部應對日常檢查情況進行定期質量分析,對經常發生和反複發生的質量問題及質量通病,認真調查產生不合格的原因,針對原因製定糾正措施,由責任方負責落實 。對業主投訴或監理提出的嚴重質量問題,由項目經理、總工程師組織有關人員,分析產生問題的原因,製定出切實可行的糾正和預防措施,並監督落實、跟蹤驗證,直至達到業主和監理的滿意。
(10)項目經理部適時召開質量專題例會,對日常工作檢查中所發現的質量問題進行通報、分析、落實糾正措施,責任部門的檢查人員負責落實整改要求,驗證整改結果。
(11)檢驗批資料與現場同步:現場所有施工按工序分步報檢,報檢辦法貫徹“三檢製”(自檢、技檢、質檢)和“三工序”製度(檢查上道工序、保證本道工序、服務下道工序)。檢驗批資料必須按工序與現場保持一致,原則上要求現場報檢的當天,檢驗批資料要上報至監理單位。施工日誌與現場同步,施工日誌堅持“寫所做,做所寫,記所做”的原則。
(12)項目部要堅持“精品”的理念,對員工、勞務人員進行國家及上級有關法律、法規和製度的教育,增強全員的質量責任意識;通過深入開展“一學、五嚴、一追查”(學法規;嚴守設計標準,嚴守操作規程,嚴用合格產品,嚴格程序辦事,嚴格履行合同;追查責任者)和“質量月”等活動,加大宣傳力度,使員工樹立高度的質量責任感和使命感,切實履行法定的質量義務,做到依法施工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