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初生牛犢要吃虎!(1 / 2)

鹿鼎在軍營中度過了穿越後的第一個春節,雖然內心仍有很多對這個世界的不確定性,但有神鹿軍作為堅強後盾,也為自己在這個弱肉強食的年代有了一點立足之地。

第二天剛蒙蒙亮,鹿鼎就上了南洋水師的指揮艦“複仇號”裝甲巡洋艦,舷號16,是出於對那段不堪曆史的銘記,盡管北洋水師的艦艇在甲午戰爭中全軍覆沒,但“七鎮八遠”的忠魂猶存,他們為整個國家和民族做出了犧牲和貢獻。複仇艦的舷號從16開始,旨在提醒全體海軍官兵勿忘先烈,勿忘國恥,刻苦訓練,報仇雪恨,血債必須用血來償!

總指揮鄧大昌和各級將領也陸陸續續登艦參會,今天他們將要舉行絕密級軍事會議,在後世的《神鹿帝國海軍戰紀》中稱呼這次會議為“將星會議”,因為南洋水師按照神鹿軍最新的軍官等級規定,最高指揮鄧大昌也不過是大校軍銜,軍服上僅有兩條金色細杠和四枚星徽,其餘的艦長少校和中校居多,但是短短幾年時間,他們為神鹿國打下了大大地海域,立下了不巧戰功,後期論功封賞時足足出了十二位將軍!

現在的鄧大昌可謂誌得意滿,目前南洋水師有裝甲巡洋艦六艘,輕甲巡洋艦十二艘,魚雷艇二十艘,其餘運兵船、補給艦和訓練艦等近三十艘,火炮的性能遠遠超過以前的北洋水師,比如今的東洋國軍艦也強出不少,更讓人穩操勝券的是艦艇航速平均24節,完全可以吊打對方,如果之前北洋有這樣的軍艦,絕對打得小龜子滿地找牙!

不過再想想李洪璋平素的作風,打勝了仗可能被勒令停火,到時候鹿死誰手卻未可知。

六艘裝甲巡洋艦,指揮艦已經被鹿鼎命名為“複仇號”,為鹿甲艦,其餘五艘,暫時命名為鹿乙、鹿丙、鹿戊、鹿己、鹿庚艦,為了避諱鹿鼎的名字,鹿丁艦名未列入。輕甲巡洋艦暫時分別命名為輕甲A到輕甲L,魚雷艇則為雷一到雷二十號。目前除了複仇號,其餘的都隻是代號,因為鹿鼎說過,軍艦名字的命名權在這艘軍艦的戰士們手中,功勳卓著的軍艦將士,享有自己軍艦的命名權。

初生牛犢要虎!

雖然官兵們大部分都很年輕,但信心十足,都想讓自己的戰艦第一個有堂堂正正的名字!任何敢於擋在前麵的一切攔路之敵都將被撕碎!

參謀長林參已經將最新彙總的資料發到了各與會將領手中,海軍的將領普遍文化知識水平比陸軍的高多了,結合著林參在前麵的沙盤和地圖上的講解,很容易就搞懂了參謀部的作戰意圖。

據可靠情報,東洋國共有軍艦七十餘艘,其中裝甲巡洋艦6艘,輕型防護巡洋艦16艘,魚雷艇24艘,運兵船12艘,其他補給船20多艘,在東洋陸軍占領寶島西海岸全線後,絕大部分派來支援的軍艦已經陸續撤回,僅保留2艘裝甲巡洋艦、4艘輕型巡洋艦、10艘魚雷艇和6艘運兵船駐守雞籠府和熊高府。

裝甲巡洋艦排水量達4000噸,上麵有主炮為4門阿姆斯特朗152毫米速射炮,副炮為8門120毫米速射炮,射速1分鍾6發,航速23節。

輕型防護巡洋艦排水量1600噸到2000噸不等,上麵有火炮3門,75毫米機關炮4門,120毫米速射炮5門,射速1分鍾10發,航速26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