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世人談起宋朝的時候,對宋朝的評價褒貶不一。
最普遍流行的一種說法就是:
弱宋以一己之力扛著西夏,遼,金,元四朝三百年,
直至被元所滅。
之所以說是朝代,
是因為最後宋,遼,金,元,西夏都融合成了一個大華夏。
所謂的融合,就是血與火中金戈鐵馬的碰撞血肉之軀的絞殺,
憤恨它也好,美化它也罷,
置身大宋朝的蒙放隻想客觀的說,
無論興亡苦的都是底層老百姓…
在從陳達遠那裏得知宋朝的稅賦製度後,
蒙放才切身感受到,
宋朝之所以富有,完全是建立在層層盤剝底層老百姓的基礎上。
就拿賦稅中的“支移”來說:
本來應該是民戶就近繳納於本地,然後由北宋朝廷集中起來運往邊境。
結果是這個本該朝廷轉運的事情卻分擔於納稅百姓身上,
途中的各種損耗自然是由老百姓承擔了,老百姓自然苦不堪言了。
不得不說這招很高明,
朝廷節省了大量成本,
又將邊境大軍的糧食解決,
隻不過負擔的是無權無勢的底層老百姓而已。
再來說說“折變”:
無論是“以麥折錢”也好,
還是“以錢折絹”也好,
折變的本身不隻是折騰了老百姓,
更要命的是經手的官吏在折變過程中,
利用其中的差價,
靠投機倒把的賺取了不少利益。
而吃虧的自然還是底層老百姓,
光折變一項,
底層民戶要為此付出五到七倍的負擔。
總之大宋朝廷就是把種種一切不利因素想方設法嫁接轉移到老百姓頭上,
見到蒙放陷入了思考中,陳達遠在一旁幽幽的問道:
“少年郎,你還打算用好田換薄田嘛?”
沒想到蒙放抬起頭來眼神充滿堅毅的說道:
“換!全部換!還請曹公幫我最大限度的換成薄田!”
唉…
這孩子念書念到沒救了…
想當年陳達遠也是聽信了宋真宗的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有女顏如玉的鬼話,
才孜孜不倦的頭懸梁錐刻股的刻苦讀書,
夢想有朝一日也能夠平步青雲,
結果呢,
念書念得人不像人鬼不像鬼的差點誤了終身,
還好及時放下書本立地做官,
憑借恩萌補了一個從九品的芝麻小官當上了戶曹功曹,
從此陳達遠的人生就像開了掛一樣,
銀子有了,
女人有了,
房子有了…
該有的陳達遠現在都有了,
如果當初念書考功名一條道走到黑,
估計他現在也是成了像南灣村那個遠近聞名名叫嚴寬的“中不舉”一樣的人了!
見到蒙放如此執著,
陳達遠恨鐵不成鋼的搖搖頭,
“既然小郎執意如此,
那就遂了你的願吧,
你去把願意和你換地的人找來,
本官一並把手續在此給你辦妥了!”
蒙放當真就去把蒙六奇叫了過來,
把自己想把北山東南向杏河邊的好田,
換成北山西北向北麓下麵的薄田的意圖告訴了他,
蒙六奇聽了也是一臉懵圈,
“小郎,
你可知那五塊好田是你家的祖田,
一畝能產兩石糧食,
而且又在杏河上遊旱澇保收,
你現在要把這幾塊好田換成北麓那邊的薄田,
小郎…你…不會是念書腦殼念壞掉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