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證孩子的成長過程是很快樂的。從呱呱墜地,到咿呀學語。
從翻身到爬行到蹣跚走路,每一天都是一個驚喜。
一晃眼,蒜子已經十個月會爬行了,這天。莞娘手中拿著一個撥浪鼓搖了搖,撥浪鼓兩邊的墜子敲打著鼓麵,發出”咚咚”的聲音。
“蒜子,來啊,到娘這邊來,來了就給你這個玩哦。”莞娘搖著撥浪鼓。
諸裒在另一邊拿著一個毛茸茸的布偶貓說:“小蒜子,到爹這邊來啊,爹這裏有小貓哦,喵,喵。”諸裒學著貓叫聲。
蒜子在中間看看這個,又看看那個,往諸裒那邊爬了幾步,又聽見撥浪鼓發出”咚咚咚”的聲音,又向莞娘那邊爬去。
哥三下學回來看見爹娘正逗弄著蒜子,蒜子好像都想要,不知往哪邊爬了。
“爹,娘,你們合著夥欺負小蒜子呢。”子涵不滿的說。
子涵朝子欣,子桐使了個眼色,子欣朝莞娘撲過去,一下子把撥浪鼓從莞娘手中搶了過來。
子桐從諸裒手中把布偶貓搶了過來,兩人來到子涵身邊說:“小蒜子,來哥哥這裏哦,哥哥都給你。”
子欣搖著撥浪鼓”咚咚”的響著,子桐晃著布偶貓”喵喵”的叫著。
蒜子笑著快速的向哥三個爬過去,右手拿過撥浪鼓,左手拿過布偶貓,高興的手舞足蹈,嘴裏喃喃有詞:“哥,哥,哥。”
子涵,子欣,子桐欣喜若狂:“娘,蒜子叫哥哥了,蒜子會叫哥哥了。”
莞娘教著:“蒜子,叫娘,娘。”
諸裒說:“蒜子。叫爹,爹爹。”
蒜子嘴裏還是喊:“哥,哥,哥。”
子涵過去”撲”的親了親蒜子圓鼓鼓的小臉蛋一口:”蒜子叫的第一個是哥哥,蒜子和哥哥親嘍。“
諸裒說:“用不了多久要準備蒜子的抓周禮了。你們哥三個準備什麼禮物當蒜子的抓周禮。”
子涵神秘兮兮的說:“到時候就知道了,現在保密。”
莞娘說:“就不能提前透露一下嗎?”
哥三個異口同聲的說:“不能。”
莞娘說:“好吧,好吧,到時候看看你們會準備什麼驚喜。”
抓周禮是孩子一周歲時舉行的一種預測前途和性情的儀式,也是紀念第一個生日。
抓周習俗不僅與原始信仰有關,更重要的是人們對世俗等級觀念的左右和推動。
古往今來,不同時代的人們總把某些階層視為顯貴,如果自己無法實現理想時,
則轉而希望後代能顯貴尊榮,光宗耀祖,便利用抓周來表達這種願望和祈求。
孩子過周歲生日,意味著在人生道路上安然度過了第一個春夏秋冬,一是慶祝孩子健康成長,二是寄托對孩子的美好期望。
在周歲的頭天晚上或當天早晨要準備歲糕,歲糕必須做成圓的,厚約三四寸,直徑一尺左右。
用蒸籠蒸,講究厚道大方。花樣要新穎美觀,一般由六至八個三角形組成。
每個三角形必須用麵做成各種圖案,牡丹,梅花,荷花等,寓意著花好月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