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城已經開始實行嚴管階段,東方勝抽調了附近的守軍將城門守住,任何人不得隨意進出北平城。
因為自從馬司事件以後,各地的學子仿佛是聞著腥味而來的魚兒般湧向北平城。
他們都無比的憤怒,同時又恐懼無比,昔年始皇帝焚書坑儒,為的就是將天下的讀書人都禁錮住,雖然後來秦二世而亡,不過在始皇帝在位的時候,天下間的讀書人終究是沒有膽量再反抗的。
難道當今的聖上要重演曆史?所有的讀書人心裏都有種惶惶不可終日的感覺,他們苦讀多年,為的不就是功成名就造福一方,若是東方勝的政令一推行,那麼今後他們必然會被後進的人直接淘汰,那麼他們的努力都會煙消雲散,這是所有人都不能接受的。
讀書人的力量有多大?這股力量看不見,摸不著,平時你都感受不到。
可是讀書人在以後會變成什麼?一縣之主、一郡之主,甚至是一州之牧,他們掌握著一個國家的權力和知識。
所以東方勝可以任由那些親兵殺掉馬司他們,卻不能殺掉從全國各地趕過來的學子,這些人畢竟還是國家未來的基礎,殺了他們,東方勝也就坐不穩天下了。
不過如果就這樣看著事態發展而不加阻止的話,恐怕會發生更大的騷亂,這是東方勝不希望看到的。
雖然東方勝不準新來的學子進入城內,不過他還是在城外安排好了各地學子的食宿問題,同時東方勝和賈詡再次商議,然後第二日,賈詡便帶著幾名隨從出現在城外。
首先是要安撫這群學子,賈詡本身也是讀書人,雖然不是士族大姓出身,不過在讀書人當中也頗有些名氣,所以賈詡一出現,便有一群學子圍上來熱情的打招呼。
賈詡這些年基本上屬於幕僚般的存在,在朝廷裏起的作用更像是谘詢顧問一樣,同時他也有意的栽培一些弟子門生,同他打招呼的學子裏就有不少受過他教導的。
“諸位過來這裏的心情我是可以理解的。”眼見圍過來的人數差不多了,賈詡便開口說道,“陛下的政令或許還有些許不夠完善的地方,可是這些以後都會漸漸的改正,我們身為讀書人,肩負著各種使命,決不能隨波逐流的做一些損害華夏國的事情,況且陛下已經對大家表現出了足夠的耐心,這裏麵有些人可能別有用意,妄圖挑戰陛下的威嚴,那隻有死路一條。”
賈詡的這番話說完之後,學子當中有些人便已經明白,當下有些人已經做好準備離開了。
賈詡的話雖然不是特別的嚴厲,可是裏麵的意思卻很明了,政令一旦實施是不可能更改的,有的隻是改進而已,如果再觸犯律法,那麼東方勝是不會手下留情的。
隨後賈詡又和這群學子暢聊了一番之後,這才帶著隨從回去了。
第二日,果然有不少學子背著行囊回去了。
識時務者為俊傑,若是一個人不懂變通,認死理,很有可能有兩種情況,一種是直接撞牆而死,另一種便是撞破牆找到新出路,不過這世間能撞破牆的人又有幾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