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主,昨日的俘虜怎麼處理?”
一處湖泊中央,一豪華的龍舟甲板上,一少年穿著短打,
慵懶地靠在躺椅上,喝著冰鎮果汁,聽著來人的彙報。
少年眼皮都沒抬,擺擺手。
“按老規矩辦,剃完頭,送到西山挖煤,按996標準來。”
魏征目光在俘虜名單上掃過,眼神微顫。
好家夥,朝廷通緝的幾個起義軍頭目全部在列。
賞銀加起來都快超過十萬兩,都能抵得上城中半個月的進項。
少年喝了一大口果汁,看向不遠處的青青大草原。
“周邊幾個老夥計,今年送來改造的兩千牧民,可有到位?”
“回城主,西突厥今年送來三千人,東突厥隻送了一千人,吐穀渾那邊還沒動靜。”
“他娘的,好心教他們牧民耕田,還這樣敷衍,好人難當啊。”
魏征低頭掃過這兩年三方送來的牧民記錄,一萬多人全部都在新城落戶,無一人歸家。
“看來得給這些老夥計再鬆鬆筋骨。”
魏征向後繼續翻看抵禦外敵的記錄,滿臉驕傲。
西突厥,距離較遠,西北方向,攻城三次,連城門都沒摸到,簽下不平等的城下之盟。
東突厥,距離不過十裏地,東北方向,攻城九次,隻有一次打到城門處,簽下和平貿易條約。
吐穀渾,與新城接壤,西南方向,偷襲十七次,被反推十次,俘獲近萬人。
“今年的對外貿易,西突厥增加五成,東突厥減半,吐穀渾那邊一粒鹽都別想買到。”
“對了,讓尉遲恭帶些人去吐穀渾提個醒,還能不能愉快的玩耍了。”
按少年的指示,魏征一一記錄,準備讓人發兵吐穀渾。
少年聽著城中十分有節奏的號子聲,出聲詢問。
“城裏的基礎設施建設進度如何?”
“回城主,阻禦外敵的四條護城河、城中三條內河都已竣工。”
“連通運河的河道也已挖通,快挖到沿海了。”
“魏征啊,你說說,不過是稀粥加鹹菜,他們需要這麼拚命嗎?”
“讓挖河,你看看周圍,看看城裏,他娘的,湖泊也沒這麼大吧。”
“全是水,搞得我都以為住海邊。”
“好好的做三休四不幹,非要學那些戰俘996。”
“你說這人怎麼這麼賤呢?”
魏征逐一翻看這些基礎建設的薪資待遇,忍不住翻了翻白眼。
每人每日三頓,白粥鹹菜管夠,還有玉米,紅薯等輔食。
這吃食標準,估計大隋的九品縣令也望塵莫及。
每周工作三日,休息四日,每日工作六小時,加班三倍工資。
這細算下來,加班加點一個月,可領到五兩銀子。
這一年算下來,都可以抵得上大隋七品官員的薪資。
若是換成三年前的他,有這種待遇,根本就不會有十年寒窗的苦楚。
思及此,魏征看向眼前不過十八歲的少年,眼神愈發感激、恭敬。
三年時間,對內推廣袁聖水稻、土豆、玉米等高產作物,冶鐵、製鹽、與民修養生息。
對外采用地緣政策,遠交近攻,離強合弱。
短短三年將一荒涼的四戰之地,打造成如今的世外桃源。
這是何等的才華與魄力。
幸遇明主,當以死報之。
收起思緒,魏征將目光移向東南方向,一片白地,荒涼慘淡,一股悲涼之意湧上心頭。
“城主,朝廷又招兵了,這次是第三次,婦女也在應招之列。”
聞言,少年歎息一聲。
“這大隋快完了。”
兩人相視良久,沉默無言。
“新城隻上報了一千戶,老規矩,這次俘虜中,挑一千送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