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主,這七日來,城內胡漢不容,人心思危。”
“大小衝突,摩擦不斷。”
“若不製止,恐有內亂。”
城主府中,魏征彙報著城中情況,滿臉擔憂。
這七日,顏直每晚耕耘,剛夠十萬積分兌換大奔,這老小子又來掃興。
擺擺手,轉動手中玻璃珠,他淡定開口。
“此事我早有定奪,莫要慌張。”
人心難測,最難琢磨的可不就是人心。
三年前,城中百姓都一無所有,隻求溫飽苟活。
尚可全民上下一心。
如今城中繁華,百姓富貴,都有了自己的小心思。
所謂飽暖思淫欲,患難可與共,但富貴難共享。
目光看向門外的大好風景,他歎息一聲。
“城中百姓,識字率如何?”
“城主推行九年義務教育,違者處罰,城主百姓子女都已識字。”
新城剛建立的時候,曾想過辦報社來掌控輿論。
但這時代,識字率實在太低,讀書人萬中無一。
如今,時機已然成熟。
“魏征,你招募一些城中德高望重的大儒,辦報社。”
“城主,何謂報社?”
盯著魏征求知的模樣,他耐心解釋道。
“將城中各類消息,天下大事彙集,印在一張之上,分發給百姓瀏覽。”
“百姓知曉城中消息,定然不會出現如今這般恐慌的局麵。”
魏征沉思片刻,驚訝不已。
“城主,此法甚妙,如此一來,百姓定然歸心,危急可除。”
搖搖頭,目光看向大隋的方向,歎息一聲。
“另外,開南城門,若百姓想走,放他們回歸大隋。”
“城主英明,屬下立馬去辦。”
光這些還遠遠不夠,報紙需要時間推行。
性命攸關,大多百姓都處於觀望狀態。
“先等等,通知三軍,明日城外閱兵。”
聞言,魏征直接跪地高呼,滿臉悲苦。
“城主不可啊,此等時局,一味討好外邦,定會被看輕。”
“若吐穀渾兵臨城下,東西突厥定然來攻,分一杯羹。”
“到時候我新城危矣,請城主三思。”
聽到魏征的話,顏直愣了半晌。
閱兵怎麼是討好外邦?
瞬間,又明白其中緣由。
隋煬帝每隔幾年都要閱兵,排場十分壯觀。
別的皇帝閱兵,都是為了陳兵耀武,威震四方。
可隋煬帝倒好,他閱兵就一字。
送!
完全是為了彰顯天朝的富足。
隋煬帝閱兵,請西域番邦,東西突厥首領、胡商來洛陽。
從元宵節開始,開設盛大的百戲場,給西域人表演百戲。
戲場周圍五千步,有一萬八千人奏樂。
聲聞數裏,燈光亮如白晝,一共演了十五天。
為了粉飾富強,隋煬帝要求所有東市店麵進行整修,牌匾屋簷都要整齊劃一。
就連城內外大樹都用絲帛纏繞,胡人們進店吃飯不許收錢。
而且還讓店家欺騙客人說。
“大隋富足,酒水飲食概不收錢!”
期間,不少胡人非商非客,也竄到洛陽混吃混喝。
而洛陽城外,不少百姓,因是隋人,穿著破舊,怕影響市容。
被拒於城外,凍死餓死者不計其數。
隋煬帝對百姓毫無人道,且吝嗇至極,對外族番邦豪爽慷慨到極點。
每次所謂的閱兵過後,百姓生活尤為悲慘。
知世郎王簿振臂一呼,天下響應,起義四起。
一首無向遼東浪死歌,唱響了隋末天下動亂的樂章。
想到隋煬帝這些騷操作,顏直一臉無語,連忙扶起跪地不起的魏征。
“你放心,我新城閱兵是為了震懾宵小,威震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