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隋邊境。

一處營帳中。

靠山王楊林目光注視著手中的詔令,麵露悲苦。

“陛下,還是不信本王啊。”

一旁的十三太保秦瓊,目光盯著歎息不已的楊林。

滿臉疑惑。

義父作為戰陣老將,甚少有這般委屈的模樣。

連忙上前詢問。

“義父,何事如此傷感?”

瞧了眼自己這新收的義子,楊林搖頭苦歎。

“陛下想讓為父,入關中鎮壓四地匪寇。”

秦瓊聞言大驚,滿臉焦急,連忙勸道。

“若是邊境離了義父,這薛延陀定會南下侵襲。”

“到時候,邊境的百姓怎麼辦?”

“義父您不能離開邊境啊。”

目光盯著這忠肝義膽的義子,楊林再度歎息。

“為父何嚐想過離去,先皇將邊境安危交於我手。”

“守住此處關隘,就守住了大隋的半壁江山。”

“故而,先皇封為父為靠山王!”

“可如今,皇命難違!”

秦瓊滿臉不解,手中拳頭緊握,眼中滿是憤怒之色。

“陛下為何如此啊,國內叛亂任何人都可去的,為何非要義父前去。”

“個中緣由,定然不會這般簡單。”

楊林目光盯著秦瓊,讚賞地點點頭。

“原鎮壓四地叛軍的留守薛舉,因勾結叛賊被唐公女婿所斬殺。”

此話一出,秦瓊愈發震驚。

“竟然有人能斬殺,轉世霸王的薛舉將軍,這是何等的英傑。”

楊林收到這個消息時,也是反複看了幾遍,這才確認。

他曾經和薛舉交過手,若單獨論勇武,他自愧不如。

論謀略,他與薛舉不相上下。

這樣的人傑,竟然被一個無名之輩給斬殺。

結局實在令人唏噓。

按照各方麵收集到的消息,楊林開口解釋。

“此人便是平陽公主之夫,擊敗二十萬吐穀渾也有此人的身影。”

話落,秦瓊思考片刻,脫口而出。

“義父,陛下召你回關內,定不是鎮壓叛賊那般簡單。”

“陛下,定是為了讓義父牽製唐公。”

讚賞地看了一眼秦瓊,這義子他是越看越喜歡。

若是有朝一日他不在,眼前的少年足以擔起他的重任。

“個中關節,為父又何嚐不清楚。”

“唐公女婿、女兒能有這般魄力和能力,擊敗吐穀渾二十萬大軍。”

“豈是亂臣賊子之輩?”

“這樣的大功,陛下隻封賞一個公主的虛銜,實在令我等軍人痛心。”

“若是先帝還活著,這等不世之功,足以封王,女子又如何。”

“而陛下竟這般敷衍,且不斷打壓唐公一家,實非人君所為。”

“陛下這般行徑,必然會使關中陷入內亂。”

“若關中大亂,我大隋危矣!”

“為父不想讓先皇創造的盛世,就這般葬送。”

“不管如何,此關中之行,為父非去不可。”

“為父已經決定,你隨為父前往關中,你其他義兄就留守邊境。”

“這樣為父才能安心。”

楊林一口氣將這些日子,心中沉悶道出,整個人輕鬆不少。

秦瓊見楊林已經拿定主意,邊境又有十幾位義兄鎮守。

心中稍安。

連忙跪地,答謝楊林的信任。

“孩兒定然追隨義父,護衛義父周全。”

楊林連忙將秦瓊扶起,目光盯著太原的方向。

希望唐公能以大局為重,莫要再生兵禍。

……

山西太原。

晉陽行宮中。

李淵目光盯著手中的詔令,滿臉憤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