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太原。
太守府。
李淵目光盯著手上最新的一期新城快報,眉頭緊皺。
“這東突厥如今竟然有這種實力?”
“兩個月不到竟能吞並大半草原部落?”
李建成看完報紙,一臉欣喜,上前說道。
“父親,如今以東突厥的實力,邊境之地無人將是他的對手。”
“若日後突厥南下,太原恐怕難以抵擋。”
“父親應當早做打算。”
聽了李建成的話,李淵讚賞地點點頭。
“建成,最近大有長進,對局勢的分析愈發獨到。”
“但你也太小瞧你妹夫和你三妹了。”
說著,李淵指著報紙上新城的新聞,看向李建成,緩緩開口。
“新城如今能在這種局勢下,廣招天下文人入新城編書。”
“定是有完全準備,能阻擋東突厥侵擾。”
“況且如今吐穀渾歸附新城,實力遠勝東突厥!”
聞言,李建成麵色陰沉,牙關緊咬,拳頭緊握。
“可是父親,如今邊境之地皆屬於東突厥。”
“而那汾陽劉武周,已經拜東突厥可汗為義父。”
“汾陽宮與我晉陽宮所隔不過一條運河。”
“若是東突厥繞過新城,借道汾陽,直入太原,我太原危矣。”
李淵聞言,沉默不語,沉思良久,依舊無言。
一旁的劉文靜見狀,連忙上前。
“文靜以為,不如唐公也效仿那劉武周,拜東突厥可汗為義父。”
“如此一來,我太原不僅有東突厥這一強大外援。”
“那劉武周也算是與我太原半個同盟,他日入主長安城更有勝算。”
“文靜已將楊玄感舊部盡數招來太原,又有新城的物資支持。”
“這天下勢力,無人將能與唐公抗衡。”
聽到劉文靜所說,李淵先是憤怒,隨後釋然,最後竟有一絲欣喜。
但他依然沉默,開不了這個口。
那東突厥的捷利可汗,按年紀,他算是捷利可汗的父親輩。
如今竟讓他去拜捷利可汗為義父。
實在難以啟齒。
邊上的裴寂見李淵麵色為難,臉上一喜,上前說道。
“唐公,裴某願意代替唐公前往東突厥促成此事。”
“唐公無需出麵,隻需唐公書信一封,在信中認捷利可汗為父。”
“如此一來,既能借助東突厥的力量,唐公日後也不會受人詬病。”
此話一出,李淵眼前一亮,拍手稱快,讚賞地看了一眼裴寂。
“此計甚妙,此事那便勞煩裴公替本公跑這一趟。”
“他日若成大業,本公定不會忘記裴公今日之功。”
話落,裴寂一臉欣喜,納頭便拜。
“能為唐公辦事,是裴某的榮幸。”
李淵將裴寂扶起,鼓勵了一番。
一旁的劉文靜見狀,不甘落於裴寂之後,上前說道。
“唐公,除了向東突厥示好之外,新城這邊也需經營關係。”
李淵讚成地點點頭,看向劉文靜,詢問道。
“不知劉先生有何妙計?”
“唐公可派一萬精兵前往太原與新城的交界。”
“若是東突厥,真的南下攻打新城,這一萬精兵可前往新城守城。”
“如今新城對於軍馬裝備控製極嚴,若是派兵前去幫助守城。”
“這一萬精兵必定能換上新城的武器裝備,若情況不對,可回歸太原。”
“到時,無論新城與東突厥戰況如何,我太原都能得利。”
此話一出,李淵站起身,在房間中來回踱步。
最後站定,目光看向新城的方向,緩緩說道。
“我對我那賢婿有信心,他定然不會敗給東突厥。”
“此事可行!”
說著,李淵看向李建成,
“建成,此事為父就交由你去辦。”
“正好緩和你和你妹夫的關係,為你日後打算。”
“你可明白為父的苦心。”
話落,李建成起身,朝李淵躬身一拜。
“孩兒多謝父親,此事孩兒定會辦好。”
李淵擺擺手,麵帶微笑,繼續說道。
“賢婿不是想召集天下文人編書嗎?”
“建成,你替為父寫封信,讓我隴西的讀書人,趕往新城,參與此事。”
“若有幸參與此事,必能得天下文人高看。”
“這對我隴西李家,日後成就大事,有莫大好處!”
聽聞李淵此話,李建成心中不悅,但依然微笑回應。
“孩兒馬上去辦!”
從李淵房間出來,李建成一臉陰沉。
在門口站立片刻,直奔李元吉的房間。
“元吉,你那武器裝備,打造得如何?”
聞言,李元吉滿臉震驚,不知李建成是如何得知。
憨笑著,擺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