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門郡南麵四十裏地。
山西忻口城。
靠山王楊林站立城頭,目光盯著手中的詔令,滿臉悲涼。
“陛下怎可如此,如今時局,召集天下兵馬趕往雁門關,豈不是更添動亂。”
“這大隋,如今哪還經得起這般折騰。”
邊上的忻口城守將見楊林這般模樣,將剛收到的消息告知楊林。
“王爺,屬下收到消息,新城出兵救援陛下,已經將東突厥大軍擊退。”
此話一出,楊林整個人為之一震,
目光看向新城的方向,驚歎連連。
“以東突厥如今的實力,新城居然能擊退東突厥二十萬大軍?”
“難道是新城和太原聯手救的陛下?”
“王爺,據消息來報,太原一兵未出,新城城主親自帶兵兩萬前去營救。”
話音剛落,楊林瞪大眼睛,滿臉不可置信。
目光盯著麵前守將,不由驚呼出聲。
“兩萬對二十萬,還擊退了東突厥?”
“難道新城這兩萬兵馬是天降神兵,不然如何能如此。”
兵力如此懸殊,且實力相當,竟然能有這樣的戰果。
饒是混跡沙場大半輩子的他,都有些難以置信。
但既然消息已經傳來,想必這已經是事實。
這新城還是這般讓人驚歎。
前有擊退吐穀渾二十萬大軍的赫赫戰功,
如今又以兩萬兵馬擊退東突厥二十萬騎兵,
這樣的戰績,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這樣的實力,千古無二。
這天下,新城恐怕難有敵手。
思及此,楊林不知此時麵露複雜,搖頭苦歎。
“要是這樣的強軍,能忠於大隋該有多好。”
可以這段時日,新城快報上,種種震古爍今的消息來看,
新城和大隋早就分道揚鑣。
依據新城這幾年的作為來看,其目的似乎針對外族、境外之地。
若不是如此,這大隋恐怕早就被新城顛覆。
“陛下突圍後,再發詔令,讓天下兵馬趕赴新城。”
“陛下已經隨新城城主動身前往新城,欲要禦駕親征東突厥。”
話音一落,楊林呆愣半晌,完全不明白隋煬帝的做法。
如今雁門關之危已解,遭遇這般危險,事後居然不班師回朝。
卻想著奔赴新城,還要禦駕親征東突厥。
這到底是誰給他的勇氣。
況且那新城明麵上歸附大隋,可依新城快報上看,
這新城是大隋最囂張,且實力最強的反賊。
陛下此去新城,這不是千裏送人頭嗎?
難道陛下不知東漢末年那漢獻帝的下場?
想必此時的新城城主,早已樂開了花。
思索片刻,楊林吩咐一旁的守將。
“封鎖消息,雁門關之危已解的消息,絕不能讓天下得知。”
“等他們趕赴此地,本王有一計,可一舉平定大隋動亂。”
邊上的守將不明所以,連連點頭,吩咐人去辦。
楊林目光盯著城下的三路反王,眼中滿是殺意。
“這大涼王李軌、冀州王高士達、鳳鳴王李子通,剛攔截本王與此。”
“如今陛下安危無礙,本王無後顧之憂,本王要讓這些逆賊見識下大隋最強的軍隊。”
說完,楊林披甲上陣,出城迎敵。
……
江都行宮。
王世充目光掃過詔令上的內容,滿目歡喜,開懷大笑。
“召集天下兵馬勤王,陛下可真是英明,哈哈哈……”
“陛下此舉,給了我王世充絕佳的時機。”
說著,王世充笑容滿麵,吩咐一旁的盧楚。
“如今各地兵馬趕赴雁門關,各地守備必然空虛。”
“此時正是攻城略地的最佳時機。”
“派人聯係竇建德,讓他配合本監拿下江都周邊城池。”
“本監要趁此時機,一舉拿下東都洛陽。”
邊上的盧楚看完詔令,擔憂地看向一旁的王世充。
“宮監,陛下詔令上言明,若是不去雁門關,形同叛逆。”
“若天下兵馬果真全部集結,陛下擊退東突厥大軍。”
“若率天下大軍回朝,大隋無人能擋,洛陽必定是守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