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李家家宴,李淵的良苦用心(1 / 3)

渭水河畔。

李世民剛領到後勤糧草,便帶著鳳威軍南下江都平叛。

聖新王朝戰事過多,後期糧草需要排隊等候。

等到他領到糧草的時候,陛下已經擊退了波斯大軍。

未能參與這樣的大戰,李世民心中遺憾不已。

也不知,以後還能有機會與波斯大軍一戰。

都怪那些江南士族在江都作亂,害他錯過這樣的大戰。

此次南下,定要這些冥頑不靈的江南士族付出代價。

李世民看向一旁的竇建德,笑著打趣。

“竇副將,不知平定此次江都叛亂,你有何良策?”

聽到這個稱呼,竇建德瞥了李世民一眼,冷哼一聲。

“竇某一到江都,叛亂可平。”

李世民撇了撇嘴,不願再理會竇建德。

這一路,李世民總打趣竇建德。

一是檢驗竇建德是否真心投靠聖新王朝,二是實在無聊。

以聖新王朝的實力,境內無人能敵。

小小叛亂,隨手可平。

也不知陛下為何派他來此,實在大才小用。

站在甲板上,李世民欣賞渭水周邊的風景,

心中莫名煩躁,總覺得這渭水瞧著十分反感。

也不知是怎麼回事。

看了一會,正準備回船艙中休息。

就在這時,渭水岸前,奔來一隊人馬。

瞧著隊伍後方的“唐”字大旗,李世民眉頭微皺。

飛身跳下戰艦,落在渭水岸邊,靜靜等候。

那隊人馬靠近,馬上下來一人,跪地行禮。

“二皇子,我等奉陛下之命,前來請您回長安,與陛下一聚。”

聽到這稱呼,李世民眉頭皺得更深,出言嗬斥。

“本將軍可不是什麼二皇子,本將軍乃是聖新王朝的風威將軍。”

那人一時語塞,不知李世民為何這般嫌棄這二皇子的稱呼。

隻得從懷中掏出陛下的親筆信,遞給李世民。

“這是陛下的寫給二……風威將軍的信,請您過目。”

李世民接過信件,拆開信封,掃過裏麵的內容。

信中字裏行間透露著父親的思子之意,和對兄弟相爭的無奈。

想他前去長安,勸解一二。

李世民站在原地,思索良久,無奈一歎。

“起來吧,本將軍隨你去長安。”

“謝鳳威將軍體諒。”

李世民沒有理會,沉著臉,轉身走向戰艦,招招手。

一位親兵跳下戰艦,來到李世民身前。

李世民一臉嚴肅,出聲吩咐。

“本將軍,有事前往長安一趟。”

“你帶著大軍先行,本將軍辦完事,立馬返回。”

說著,李世民看了眼竇建德所在船艙,壓低聲音。

“提防竇建德,若有異動,可當場誅殺。”

那親兵點頭應是。

“將軍放心,屬下定會留意。”

李世民笑著點頭,隨後便騎馬離去,前往長安。

一到長安,李世民並未卸甲,直奔皇宮。

皇宮之中,李淵早已在殿中等候。

見到李世民到來,李淵斌退宮人,單獨會見李世民。

李淵雙眼通紅,從龍椅上起身,快步走向李世民,

來到李世民跟前,上下打量稚氣全褪,龍章鳳姿的二兒子,

眼中帶著些許失落。

未能陪伴孩子成人,是作為一個父親的遺憾。

幼年喪父的他,尤為看重父子之情。

不願他經曆的遺憾,在他的孩子身上重演。

可事與願違,天意弄人。

李世民紅著眼,跪地請安。

“孩兒不孝,讓父親擔憂了。”

李淵連忙扶起李世民,哽咽出聲。

“二鳳,長大了,像極了你外祖父。”

“父親,大哥和三弟呢?”

“二鳳稍等,為父已命人前去請兩人過來,一會便到。”

李淵愛憐地摸著李世民的腦袋,溫聲道。

“為父準備了家宴,晚上,我們一家人好好吃聚聚。”

李世民躬著身子,讓李淵摸的更容易一些。

父子倆你一句我一句,拉下家常。

“二鳳,你姐夫待你可好!”

“父親,陛下待兒臣極好,孩兒建功立業全依仗陛下的信任。”

“就連四弟,此次也隨軍出征倭國,也能建立一番功業。”

“元霸他也……好,極好!不愧是我李淵的兒子。”

“父親,不如您也投靠姐夫,這唐國您支撐不了多久。”

李淵聞言,歎息一聲。

原先建立唐國,不過是為了心中多年的抱負。

如今坐在這個位置上,方知為君的艱難。

底下群臣各懷心思,都想著將糖果獻給聖新王朝立功。

底下的兒子們,暗中相鬥,已經到了兄弟反目的局麵。

事事不如意,煎熬度日。

若能重來,這可笑的唐國,他定然不會建立。

可如今,騎虎難下,非他能左右。

若他此時放棄唐國,朝中群臣,底下兒子們,

皆要反叛他。

到那時候,隴西李家怕是難以善終。

若無完全準備,不能行此事。

況且,他心中還有未完成之事。

他想在位時,替手下的兒子們謀好出路。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