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蕃一處雪山群中。
新建的布達拉宮對麵。
一處懸崖邊。
一童顏鶴發的老者,歪躺在竹椅上。
身邊木床上,躺著一名西方壯漢。
老者與壯漢中間,一個輸血裝置擺放其中。
紅色的血液,通過透明的蘆葦管,緩緩流入老者體內。
隨著血液的流入,老者蒼白的麵色,逐漸紅潤。
緩緩睜開眼睛,長呼一口濁氣。
“此次練就的金丹,功效甚佳,但丹毒愈甚。”
“排毒七七四十九日,耗費數名血奴,這才清除體內丹毒。”
邊上一名身著火紅道袍的漢子,連忙上前接話。
“老祖宗,不過區區幾名血奴罷了,仙門中血奴存貨足矣。”
“足夠老祖宗長命百歲,得養天年。”
聽到長命百歲幾字,老者微微皺眉。
冷著臉,不怒自危的模樣,將那說話的漢子嚇得不輕。
“老祖宗,是孫兒說錯話了……”
“有孫兒的金丹,老祖宗定能存活千年,與天同壽!”
老者熟練的拔掉手臂上的輸血管,從竹椅上起身。
腳步穩健,緩步走向懸崖邊。
望著對麵宏偉的宮殿,熱鬧的人群,歎息一聲。
“罷了!”
“時也!命也!”
“我方仙道門,曆代鄒野子,存活不過百二十年。”
“天命無窮,而人壽有限……”
“天命如此,或許老夫該放棄這所謂的長生之道。”
那火紅道袍的道士,望著佝僂的老者,出聲安慰。
“老祖宗,您是仙門最出色的鄒野子,您定能踏上長生一途。”
“孫兒此次耗費十來年,煉成的金丹,定會為老祖宗敲開長生之門。”
老者緩緩轉身,望著一臉堅定的孫兒,搖頭苦笑。
“我方仙道門,自鄒子五行學說起,便立下修道長生的目標。”
“數代鄒野子,多番嚐試,千年積累,靠丹道求得長生,已無可能。”
“千年悟道,修道長生,唯有借助一國氣運,方可得道飛升。”
“秦始皇那代鄒野子,未留善因,強借始皇氣運。”
“長生未成,惹怒始皇,仙門險些斷絕。”
“而始皇失其國運,致使二世而亡。”
“那代鄒野子,從中得出,借助一國氣運,成仙之法可行。”
說著,老者緩步向前,指著崖壁上雕刻的石畫。
“之後的鄒野子,吸取教訓,借一國氣運前,先種善因。”
“為此,我方仙道門丹道一途至此開始。”
“以長生之丹藥,贈予盛世帝王,種下善因,再借氣運。”
“故而,漢武時期,我方仙道門,出山為漢武帝煉丹。”
“可丹道尚未成熟,漢武帝沾染丹毒,種下惡因。”
“那代鄒野子,強借漢朝氣運,險些身死。”
“而漢朝也險些亡於盛世,至此天下再無盛世!”
話落,老者摸著崖壁上的石畫,連連哀歎。
“而至東漢時期,當代鄒野子出山,嚐試新的借助氣運之法。”
“那便是親自造一國之氣運,妄圖另辟蹊徑。”
“故而,太平道張角橫空出世,聚齊數十萬百姓。”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企圖造一國之氣運。”
“可惜天命難測,慘遭反噬,氣運未成,反而暴斃身亡。”
“致使東漢險些亡於強盛,之後百年,世間再無統一之王朝。”
繼而,老者沿著曆代鄒野子的軌跡,摸著石畫。
“從那以後,之後數代鄒野子,按此思路,自造氣運。”
“出山尋找天命之人,助其成就大業,種下善因,再借國運,得道飛升。”